国际传播民间传播者研究综述
----结合李子柴个案分析
黄志敏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430072)
【摘要】综述发现,我国目前对国际传播民间传播者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与NGO作为民间传播主体力量的崛起,社交媒体主渠道研究,民间传播者对官方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补充与缓冲作用,以及文化作为驱动力的民间国际传播空间。本文同时借以李子朵个案进行分析,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民间传播者的国际传播潜力。
【关键词】民间传播者;国际传播;李子染;社交媒体
一、国际传播主体多元化背景
全球化促使国家、地区、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加速,在信息传播技术的推进下,以个体为代表的民间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突显出来,对国际传播主体的认知也从国家政府一元主体向多元转变。
近年来,加强民间力量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主流传播与民间传播协同发展,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同时,技术赋权下,以李子柴为典型的民间传播者通过内容生产传播,在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生产的视频内容在You Tobe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3亿次,拥有1100万+粉丝。
有学者指出,在传播技术推动下,当前正在发生国际传播行为主体的"第三波嫗变”—
—走向更为微观的对象,即普通个体与垂直型传播平台相适配,传播内容在碎片化、个性化、人格化与节点分发中形成传播闭环。
本文所研究的民间传播者正是主要针对个体及个体组织(如非政府组织NGO、民间团体)作为国际传播主体,以"国际传播主体研究"“民间传播者/民间力量”"李子柴”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2009至2020年范围内的文献,并在选取的高质量文献中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查更多文献进行筛选,最后基于所选取的23篇文献完成综述。
【作者简介】黄志敏,式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10
二、民间传播者的国际传播—
—结合李子染个案分析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国内对国际传播的民间传播者研究主要聚焦于:一是对民间传播者类型的关注,认为个体与NGO将作为民间传播的主体力量。二是对民间传播者借助的传播渠道—
—社交媒体的研究,认为技术赋权和赋能下,民间传播者与社交媒体渠道相互促成,成为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领域。三是关注民间传播者的国际传播作用,认为民间传播者本身以及其所借助的社交媒体渠道具备天然亲和性,相比于西方受众对官方渠道存在的信任危机,其传播效果更为显著,对官方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起到补充和缓冲作用。四是对民间话语表达适用领域的关注,认为文化是民间国际传播的主阵地,以文化作为驱动力的民间国际传播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以下将结合对李子柴现象的研究进行展开。
(-)个体与NGO作为民间传播主体力量
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20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3.0的新纪元,并提出在3.0时代,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个人和小的集团。国际传播高度依赖媒介技术和传播渠道,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推动下,国际传播领域各种传播主体蓬勃兴起。尤其是普通公众个人和个人组织(如NGO或民间团体)在国际传播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呈现出"全民传播"的态势。121
李子柴的爆红也揭示了这一点。任孟山在分析中指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即重视以个人为主体的国际传
播模式。他认为技术赋予原本"沉默的个体”以传播权力,使其能够借助互联网成为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传播"明星”。同时,个人还具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其传播更富有情感温度。比如李子柴短视频中饱含对奶奶的爱,使得其传达的"中国故事”更能打动海外受众。从全民传播的发展态势而言,个人作为主体的信息传播会成为一种接力赛式的常态。151
NGO作为民间传播主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也被认可。刘娜认为,NGO组织数量大、人数多、涉及领域广,具备持续性传播能力,能和国家的传播力量相媲美。一方面要培养本土NGO,另一方面有选择地和外国在国内的NGO合作。141
(-)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传播主战场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用户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国际传播的主阵地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国际传播社会化转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趋势,尤其是民间传播者依托于社交媒体技术红利获得国际传播话语权。反过来,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参与性、开放性、复向传播性、对话性、圈子性、情感联动性等叫与民间传播者(尤其是普通公众个人)完美结合,使得国际传播日益走向微观化、个体化和个性化叫
也正是这种微观化、个性化的小叙事、情感叙事,逃脱出传统的宏大叙事,使得李子柴视频成为爆款。肖垢在分析时认为,经典的国际传播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信息沟通,多是围绕政治议题的国家形象建构、诉求与主张表达,这使得国际传播往往存在认同危机,而李子柴这类主体用文化间沟通的情感叙事
实现了对国际传播的有效补充。巾社交媒体既是当前国际传播的主战场,也是民间传播者的"发声筒”。
但也有学者对国际社交媒体传播格局存在隐忧,对社交媒体能否实质性地驱动国际传播的话语转型和权力转移存在质疑。徐翔认为,在互联网空间不断升级转换的语境下,一个国家的社交媒体运作关乎其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构。妙有研究数据表明,美国的社交媒体产品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占据统治地位。美国牢牢掌握了新媒体时代的全球话语权,主导了全球舆论场。皿黄典林认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格局和话语论证是上个世纪下半叶的"信息传播秩序”之争的逻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延续和升级。王维佳认为社交媒体存在体意见极端化、封闭茧房,虚假信息和情绪操纵等问题。"0|
(三)民间传播者的补充与缓冲作用
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民间传播者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都予以肯定。吴飞认为,在意识形态输出、国际话语权争夺等方面,民间声音时常发挥着官方媒体难以代替的作用。叩杨奇光、常江则具体论述了民间传播者的功能定位。他们认为,民间力量既有对官方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补充作用,也是官方话语体系的"缓冲器”,有柔化国际传播领域可能存在的尖锐矛盾作用。冋
其原因总结为:一是官方主流渠道因传播覆盖面和内容形式等限制,很难涵盖个性化用户体;二是受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国外民众容易对代表官方的主流外宣媒体产生抵触心理冋,而来自民间渠道的话语表达和国际传播实践具有更强的心理接近性和亲善性。李子柴诗意栖居的视频内容正是具备这样的
特征。
但他们也指出,总体而言,民间国际传播实践尚未具备广泛认同度的理论体系和叙事范式,现有的民间话语实践多各自为政,因形式零散、弱关联度而难以发挥聚合效应。1,41
(四)文化作为驱动力的民间国际传播
有学者认为,在当今国际传播秩序重建背景下,中国要想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就要输出中国特文化。传播中国特,盘活文化存量,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是根本基石。何而文化也被认为是除资本和技术之外驱动着民间国际传播创新的重要力量,从诗词歌赋到美食服饰等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内在驱动力,为民间国际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文化作为民间国际传播的主阵地,使其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阿
有学者通过研究国际社交媒体中具有高传播效果的中国文化内容得出结论,社交媒体新语境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要重视生活与社会、地方与空间文化类等类团,加强文化在传播中的日常化、地方性、情感度。问李子柴的视频正是以传统乡村生活、物产为中心,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内涵于其中的情感,受到各国公众的"跨文化”喜爱。
结语
技术赋权下,越来越多的民间传播力量通过社交媒体融汇于国际传播之中,发挥着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在国际传播社会化转型中,社交媒体作为技术
11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动因,民间传播者突显作为表征,重构出一种自下而上、去中心化、趋于扁平化的国际传播新秩序,来自民间的亲和性声音对传统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起到补充和缓冲作用。李子柴的爆红印证了民间传播者借助社交媒体,以中华文化为内容驱动力而获得传统国际传播主体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总体来说,民间力量值得期待,民间传播者的局限性也应谨慎,未来应有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7]张毓强,庞敏.生活EJ常的全球化与国际传播产业化路径的探索—
李子柒美食食谱大全视频在线播放
—关于李子染现象的讨论[J].对外传播, 2020(01):62-65+1.
[2][6]李智,刘萌雪.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社会化转型U].对外传播2019(12):43-44.
[3]任孟山,李呈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时代经验与可能路径—
—李子朵爆红海外给国际传播带来的思考[J].对外传播,2020(01):16-1&
[4]刘娜.国际传播中的民间力量及其培育[J].新闻界, 2011(06):36-39.
[5]栾轶玫.社交媒体:国际传播新战场[J].中国传媒科技,2012(11):19-21.
[8]徐翔.中国文化国际社交媒体传播研究——基于YouTube热门视频的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3):129-133.
[9]来向武,赵战花.国际社交媒体传播:基于使用率的信息控制与舆论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9,41(12):154-172.
[10】姬德强,张毓强.传播与全球话语权力转移[J].对外传播,2019(10):60-63.
[11]吴飞.构建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谈起[J].对外传播,2014(02):10-12.
[12][14][16]杨奇光,常江.搭建中国国际话语平台的民间力量及其实践路径[)]•对外传播,2017(05):7-9.
[13]陆高峰.李子染海外走红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9 (36):94.
[15]朱鸿军,蒲晓.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传播媒介与传播观念之变迁回顾[J].对外传播,2019(06):11-13.
[17]徐翔.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的类型分析—
—基于共词聚类的研究H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0):38-45.
(上接第9页)
现。"有些艺术直接以唤起情感为目的;有些艺术则通过理智的途径而诉诸情感。有使人感动的艺术、制造移情的艺术。有不动声的艺术、引起反思的艺术”。肉从这个角度而言,《后翼弃兵》对女性命运的探讨是成功的。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女主角哈蒙身边也曾出现有感情纠葛的男性角,但是他们扮演的并非哈蒙的拯救者的角。他们都与象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曾与哈蒙暗生情愫,也都曾给她支持,却最终都停驻在知己的惺惺相惜之情的层面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蒙作为一名天才棋手,电视剧并没有抹杀她女性的一面。哈蒙第一次比赛赢得奖金,除了立刻买回心爱的象棋和书籍,还买了心仪已久的漂亮衣服。从此之后,她华衣丽服不断,高调但不奢华,非常契合她对弈的氛围。每次比赛,哈蒙都以精致的妆容和服饰表现自己对所热爱的象棋的尊重和重视。
结语
著名女性电影研究学者劳拉•穆尔维曾指出一部优秀的女性题材的影视剧应将关注点放在"文本和观众是怎样被一个以女主角作为叙事的中心所影响”。冋《后翼弃兵〉12显然做到了,它以一名天才少女的艰难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聚焦在具有出天赋的女性在成长历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通过长镜头等成熟而丰富的镜头语言将成长和救赎两个母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对天才的成长和女性的自我救赎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美]埃伦•温纳,王振西,主译.天才儿童:神话与现实[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林年同,黄爱玲,陈立等.中国电影研究(第一辑) [M],香港: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
[4]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06):37-45.
[5][美]苏珊•桑塔格.程巍,译.反对阐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6][美]劳拉•穆尔维.周传基,译.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A],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