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3期
Vol.11 No.3233
李子柒短视频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方林浩 李 菡
(广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李子柒短视频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尝试,她用中国美食与世界“对话”,以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真正触达海外受众。本文以李子柒在YouTube 平台上发布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独特的内容生产策略完成符号意义建构,成功对外输出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关键词: YouTube ;符号建构;跨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233-02一、前言
网络视频平台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新窗口,也是文化分享的重要路径。通过网
络平台向国外输出优质视频内容,利用视听语言建构中国文化印象,可以让国外受众通过视频认识中国文化,逐渐了解、接受、认同其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念。古风女子李子柒探索出了一条以原生态美食类短视频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之路。她的视频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记录烹饪过程或工艺流程。截至2019年12月6日,李子柒在YouTube 视频网站上的粉丝数是739万,平均观看量970万。她不止凝聚了海外的华人粉丝,还吸引了不同族的关注。
本文通过研究李子柒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路径,从传播内容、传播策略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在YouTube 平台走红现象的特点及成因。这对我国在海外网络视频平台进行跨文化传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从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来看,在知网检索相关关键词,多数是在报纸上发表的评论性文章,缺乏理论视角。就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研究而言,董璐(2017)、张丹妮(2019)等人从内容生产策略、营销策略等角度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了研究,更多关注短视频行业发展现状和传播策略,缺乏对李子柒短视频传播内容的符号意义的分析。黄莉莉(2019)从消费文化视角分析了李子柒短视频的符号意义建构过程,为本课题从符号学视角分析李子柒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跨文化传播”和“李子柒”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目前对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李子柒短视
频的研究相对匮乏。本选题利用符号学工具,分析李子柒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可以拓展短视频领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李子柒短视频的符号建构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中,人际传播中的符号大
致被分为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类。[1]
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视听语言打造的视听符号更多地呈现为非语言符号,这是其成功打破不同国家地域的隔阂并实现跨文化传播交流的第一步。(一)饮食文化符号分析
李子柒烹饪的食物取材于自然,视频素材也来源于自然。在短视频中,她以精致优雅的生活态度,细腻
地做好每一道美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等
待,把食物发酵、酒曲发酵等过程都交给大自然,并根据时令季节制作食物。这些“能指”都传达了李子柒怡然自得、自由旷达的生活态度和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道的观念,即其“所指”。(二)服饰文化符号分析
李子柒在短视频中服饰符号的“能指”向我们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服饰,皆具备中国风的特点——随意中不失优雅,含蓄而不失风韵。其“所指”的含义是其服饰中呈现的兼具审美意识与舒适选择的特点,
与中国文化精神层次中儒家的“中和之美”“中庸”的取向达成了一致。在李子柒的服饰中也不乏红服装。红这一“能指”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所指”是代表平安、喜庆的中国红,象征着热忱、奋进的民族品格。(三)音乐文化符号分析为配合“古风”的意境,李子柒选用的背景音乐以中国风纯音乐和中国风歌曲为主,少数为国外纯音乐。中国风曲调轻柔舒缓,娓娓道来,不抢视频画面的风头,强化了古风的风格,渲染安静旷远的气氛,增强视觉画面的感染力,使受众更容易沉浸在其诉说的故事里,跳脱出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而视频中的同期声主要包括动物声、劳作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制作美食的过程中食材发出的声音、自然声等,可以增强整个短视频内容叙述的真实感,比如砍竹发出的声音、摘菜洗菜发出的声音,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和真实感,营造了淳朴天然的田园生活氛围。
四、李子柒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特点(一)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
李子柒古风美食视频之所以脱颖而出受到国内外欢迎,是因为其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将抽象的文化艺术具象化,以微观生活为切口,将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日常田园生活进行传播。视频中无处不在的东方美学意蕴,从饮食、服饰、音乐等各个符号层面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使人心生向往。她通过记录自己作为个体的田园生活,展示了中国人的另一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二)受众的重新解构——适度“留白”
李子柒的海外受众在观看视频后会对其中的符号
有新的阐释,形成“读者文本”。[2]
从YouTube 中大量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子柒所建构的安逸恬淡的田园生活媒介景观,使受众在无声的语言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网友评论“李子柒是一位
234
文化传播
理想的中国文化大使。没有语言障碍,完美呈现了如何过幸福的生活”“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古老的中国人,我对这些美好的记忆感到惊叹”。李子柒较少用语言去解释行为和强调行为的意义,留给受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将价值判断的权力交给受众。她用这种适度“留白”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三)注重文化折扣的规避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意义交流依赖于交际语境;而欧美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意义交流依赖于交际语
言本身。[3]
在高低语境文化的转换过程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损失部分意义。李子柒会首先在视频简介中给出英文翻译,让国外受众理解当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其次,她在视频中较多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这种大众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并无过多的语言符号,减少了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损失;同时,普世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文化折扣。
五、结语
李子柒在视频中组合视听符号建构意义,同时也把意义的解读过程留给受众,由受众结合自己的认知具象化符号背后的“所指”。根据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一个优质的文化符号能将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
让受众进入艺术生产中。[4]
在她的视频中,观众能够看到笔墨纸砚、纯手工造纸、缫丝等文化遗产,也能感
受到田园生活的恬淡自怡和脉脉温情,这些满足了现
代都市人对田园牧歌的向往,打开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李子柒没有用过多的语言符号去阐释其行为的意义,而是选择“留白”。受众沉浸其中时,也会思考符号背后的意义。受众在观看李子柒短视频、接收信息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在李子柒展现的美好生活图景中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慰藉。参考文献:
[1] 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M].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8:37-38.[2] 刘海.主体隐喻·文本空间·读者拓展——关于文本诠
释与过度诠释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2):61-63.[3] 吕晓君.网络跨文化传播的优势[D].北京邮电大学,
2013:37-38.[4] 张丹妮.美食短视频“李子柒”走红的原因浅析及冷
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5):232-233.作者简介:方林浩(1997—),男,广东揭阳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在读。 李菡(1998—),女,广东汕头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在读。
(上接第155页)户对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都呈现出碎片
化趋势。在信息传播方面,用户媒介使用的碎片化导致其信息传播也是零散的、去中心化的。在信息获取方面,由于很多用户缺乏对信息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受到他人对信息解读的影响,甚至误读信息。三、个体如何增强把关能力(一)信息生产方面1.提高媒介素养,负责任地进行信息生产。媒介使用素养不仅体现为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还表现为对新媒体技术合理、合法以及有节制的使用等。[2]
新媒体语境下,一方面,个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生产活动,对各种公共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另一方面,个体对媒体的使用应该合理合法、有节制。对于发布的内容,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发布虚假信息;同时,要对该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估,以免自己发布的信息对他人利益、公共利益带来损害。2.提高新闻素养,负责任地进行信息再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发布的门槛不断降低,新闻与其他种类信息的界限也日渐模糊。面对多样的信息,个体应该对信息的真伪以及信息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怀疑的态度对其进行积极查证,主动、负责地对信息进行再传播。
(二)信息消费方面
1.增强信息判断能力。新媒体特别强调用户个体对信息的把关,用户作为信息的消费者,要增强对信息
的判断能力。首先是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只有真实的信息才有传播的必要,如果一条信息缺少最基本的
新闻要素,那么其真实性是被怀疑的。其次是对信息
价值的判断。在浏览、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该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符合社会观念、是否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要获取全面的信息,不能断
章取义、以偏概全。如果通过社交媒体只是看到了一个事件的部分内容,则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该信息,特别是传统媒体对事件的解读与报道,以了解信息中事件的全貌,对其形成完整认识。
2.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对某一信息的判断很容易受到他人观点以及信息环境的影响,甚至形成、助长错误的观点。这就要求个体对信息进行把关时,要对信息的是非、正误作出独立的思考和
严谨的判断;对于他人的观点,要理性看待,不能盲目相信他人的观点以及体的意见。四、结语新媒体时代,用户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个体对信息的把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缺少了传统媒体的层层把关,来自个体的把关程序更加简化、价值观更加多元,这为伪新闻、虚假信息的传
李子柒的美食食谱大全视频
播提供了便利。在信息生产环节,个体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但在信息传播环节,来自用户的把关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息环境,一方面,来自官方媒体、传统媒体的引导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提高个体用户的把关能力也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57.[2]
彭兰.新媒体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416.作者简介:
赵新月(1999—),女,河南安阳人,本科,研究方向:
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