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初三语文阅读材料
李子柒——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
2019年12月14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在北京举行。
“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闻周刊决定用一份推崇理性价值的榜单,来致敬那些有影响力的人。”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在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这份名单来自各行各业,也许会挂一漏万,但是他们汇聚在一起,就是能够引领时代浪潮的中坚力量。”
一、李子柒是谁?
近日,一个叫“李子柒”的姑娘,爆红海内外网络。
央视热评:“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很多人都想问,李子柒是谁?她为什么这么火?
李子柒,一个能在稻田里插秧,竹林里挖笋,荷塘里采莲,森林里纵马扬鞭的美食全视频博主。
她的微博有2000多万粉丝,比她粉丝多的,是马云、雷军这种级别的大佬。B站粉丝220万,抖音粉丝2249万,发在上的文章,篇篇10W+。
而她的Youtube粉丝有735万,与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不相上下。其中每一个视频播放量,几乎都在500万以上。她的粉丝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外网播放的视频中没有配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影响粉丝们对她的喜爱。
这就是李子柒,一个不但在中国出名,也在国外硬实力圈粉的姑娘。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何评价李子柒”,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李子柒的海外文化影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
无数人在她的视频里看到了中国隐士式的田园牧歌,从她的视频中得到安慰,在纷杂的世界里到一处清凉。
为了酿造传统黄豆酱油,她从种黄豆开始。
为了做蛋黄酱,她从养小鸭子开始。
为了给年迈的奶奶做一床蚕丝被过冬,她从养蚕开始,展现了手工蚕丝被制作全过程。古老的东方桑蚕
文化,治愈每一个怕冷的人。制作传统的胭脂口红时,追根溯源的制作流程展现在眼帘,惊叹传统手工艺精致的同时也有对博主的敬佩之意。在视频中,传统工艺在镜头下静静流淌,不言不语却早已道尽岁月,不温不火却早已流入人心,述说着中华千年魅力。
为了介绍活字印刷,她特地师傅学习了小半年,一方小小的木板雕刻出中华千年的底蕴风流。笔墨纸砚,谓之“文房四宝”;人生有幸得见“四宝面世”过程,慢慢的,细细的,一帧帧镜头下,述说着笔墨纸砚的传奇人生;千万毛中拣一毫,千年长安千年纸,玉质纯苍理致精;笔墨纸砚,展现沉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片,述尽中华风流。听闻,李子柒学习制作文房四宝的视频拍了近两年。
为了一顿火锅,她从汤汁制作到食材挑选全方位展示诱人香气。为了展示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她一步步地展示耕田、插秧、打理、收稻、碾米到饭香扑鼻的全过程。为了一碗柳州螺蛳粉,她上山采取新鲜食材、点火制作烟火美味。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十几分钟的视频,有时涵盖了四季的更迭变化,食材的变化多端;不变的,唯有平静淡然的李家女,怀抱辛夷坞,留下一份岁月静好的桃源模样。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利用应季蔬菜水果烹调美食,烹茶煮酒……虽然她在视频中不怎么说话,但整个安安静静的过程就足以圈粉千万。
这个穿着粗布汉服干农活的姑娘,执着于回归万物本质,用中国传统技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
但与此同时,无数质疑也纷至沓来:做秀,假,有替身,不是真正的中国农村生活,有团队在运营……
也有许多人说,她不过是运气好,赶上了这个大家吃肉吃腻了,就想吃几口小青菜的时代。发几个装模作样的视频,却抵得上别人几十年的努力。
甚至有人在微博上大言不惭地说:李子柒就是靠团队炒作,换我我也行。
二、直面磨难,才能赢得漂亮!
出生于1990年的李子柒,知名美食博主,以清闲淡雅妆容出境、偏古风创作手法拍摄美食,逐渐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打下一片美食新天地。
她6岁时父母便离婚了,父亲早逝,继母待她很不好。很难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还没有灶台高,就要生火做饭。当她做不好时,会被继母拽着头发往水沟里按。
爷爷奶奶看她过得太苦,实在不忍心,便把她从继母手中接过来抚养。她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绵阳农村,李子柒打小就和爷爷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饭,庄稼成熟时,便下地干活。
14岁的她便辍学出去打工,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先在餐馆做服务员,一个月工资300块,偶尔打烂一个盘子、一个碗都得赔,很多时候到手就两百多块钱。之后一段时间,她跟着师傅学了打碟,选择在酒吧驻唱。
2012年的一次变故,让李子柒决心回到了乡下陪伴老人共度余生。那年李子柒的奶奶生了一场重病,她担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样长期不在老人身边,或许自己将来会背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念活一辈子。这也是她能成为今天的李子柒最重要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如果不是奶奶病重,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她也许就是千千万万普通打工仔、打工妹的其中一个。
但回到乡下后,为了网店的流量,自导自演的古风美食视频意外地火了。因为她做出了家乡的味道,做出了爱的味道。她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却也在生活的泥泞中养出了坚韧、要强的性格。
2016年,开始策划起自己的短视频节目。初时,自拍自剪自导自演,被绯闻被攻击,辩驳无用,沉寂之后再次出发,不喧不炒不闹,静心做视频;后有了制作团队,视频愈加精益求精。
2016年参加媒体采访时提起爷爷奶奶和奋斗经历时表示,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无法留在奶奶身边尽孝一直是心中的遗憾。喧嚣嘈杂的工作环境也让她更加想念曾经深山中的生活,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与奶奶一起过上简简单单的农家生活。
李子柒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难免经历磨难、挫折,但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没面对就已经选择了放弃。放弃太容易,可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现在贪玩,未来要花百倍的力气去弥补;现在荒废了时间,将来很可能再也无法追回。能否坚持到底,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走得多慢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不要停下脚步。”
三、不停地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也许有人会问,李子柒在农村生活,为什么却成了火遍全球的“宝藏女孩”?
视频中的她看起来无所不能,不论制作食物,还是田园采摘,李子柒都亲力亲为。一个如此娇小,看起来柔弱的弱女子,可以牵着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间收获。她4月会酿枇杷酒,5月又能酿出樱桃酒,7月做出七巧饼,8月做苏式鲜肉月饼。她的第一支视频,是用手机拍摄、手机剪辑的《桃花酒》,成品画质相当感人,连个特写都拍不清楚。
每一个视频,从拍摄到剪辑,她都需要用上好几天的时间。
但她从没想着放弃。即使在拍视频时肠胃炎发作,疼到全身冒冷汗,最后被朋友送去医院。
《秋千沙发床》的视频,点击量很高,成片近五分钟,前后累计拍摄素材2000余条。劈木材、钉桩等粗重劳动内容屡次造成伤口,甚至左手无名指曾被几十斤重的木桩砸伤。但由于兼顾摄像职责,为了减少相机损耗,不顾伤口忍痛操作。由于素材过多,手机总是卡住然后闪退,她前前后后剪了5次,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每次快要成功时的闪退都让她更接近崩溃。
每次剪好视频再上传后,她才有时间回复朋友们的消息,一开口就把自己吓一跳。那时她才后知后觉,自己已经整整一天没说话、没吃饭、没喝水了。
后来,为了拍摄得更清晰,她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对着说明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这台单反陪着她上山下河,一言不合还要上树。而遇到了特殊角度,三脚架搞不定的时候,她就把家里的锅碗板凳都请出来帮忙。
那时她的视频,全部都靠自己一个人完成,一个不超过十分钟的视频,她需要拍几个小时。
而为了视频更好看,她经人指点,去学习好的美食片要如何拍摄,从头开始研究构图、取景这些拍摄的基本技能。每做一个视频都虚心请教之后再一点一点改正。
在2017年5月的致谢视频中,李子柒写道:“2万余条素材,来来回回开关4万次,按每条素材走25步来算,步行约260公里。不求您能喜欢,但求能给努力做内容的自媒体人最基本的尊重。”
她从未停止学习。八年的时间里,她学习了很多技能,包括视频剪辑,她说,每一个场景、取景,自己都要一一调整,镜头只要稍微有一点瑕疵,她都要重拍好多遍甚至好几天,这样反复拍反复剪,常常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某次采访中,李子柒也曾说过:“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
她一直在学习,而且是毫不含糊地学,学不会宁可不拍。没有人能凭天赋活一辈子,而是要靠不断地学习,获得人生的真谛。
四、从惨不忍睹到看上去还行,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李子柒视频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
确定选题。
选择用简单记录工艺流程或依附一定的人物故事主线两种方式演绎。
四川的夏天能把人热哭,那时李子柒拍的露天采摘的镜头,人都显得异常狼狈。
就算出门的前几分钟才洗了头整理了妆容,但整个人暴露在太阳下,还没等她调整好三脚架和镜头位置,整个头发就被汗水打湿了。
因此经常被网友喷:“你几天没洗头了?”“能不能洗完头再拍,头发那么油,好恶心啊!”
但她没办法,自己扛架子调角度,还要实际操作,2-3秒的特写可能要拍2-3小时的素材。
因为拍摄的时候自己是不知道问题的,只能看了回放出问题,再重来一次。
有一次冬天拍雪景的时候,她一个人背着相机、三脚架、斗篷去爬海拔2000多米的雪山顶。手冻得没知觉了就放衣服里捂着,缓过来了接着拍。那几十秒的雪景,是她在雪山上冻了7、8个小时换来的。回到
家后,她在高烧两天未退的情况下把视频发了出去。
这一年里,光是来回按相机拍摄键所走的路,就差不多有260公里。
那个令她大火的《兰州拉面》视频,拍摄过程一样艰辛。她并不会拉面,经朋友介绍到了一位来自甘肃的拉面师傅,软磨硬泡地求人家教她。
李子柒美食的食谱图片大全好容易师傅答应了,苦难还在更后面:每天有空就要揉面练习,拉面拉到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历时近两个月,等到终于学会了,发现拍摄更难:因为手里全是面粉,每拍一个镜头,都需要擦干净一根手指去碰相机,以免进灰。
她一共拍了200多个镜头,整整拍了3天,每天只吃一顿饭,拍废的面粉有20多斤,做成大馕吃了半个多月。
《兰州牛肉面》中记录的兰州牛肉面被誉为“中国面文化的活化石”,工序繁杂考究,对于操作年限和技术要求极高。李子柒历时近两个月向技艺精湛的老师傅求教,终于以“二细”的标准完成了视频录制。资料查阅、走访调研、深入学习加上独立拍摄、剪辑到最终呈现,前后历时长达整整三个月之久。
五、保持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她的视频中,许多镜头堪比电影画面。
很多人喜欢她的视频,不是因为她拍的是真实的纪录片,而是拍出了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以及对生活热气腾腾的爱。
每一个物件、每一道美食、每一个场景,仿佛都在讲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在不经意间,让人们感到勤劳、勇敢、友爱、自强、爱护自然等理念,静水深流、沁人心脾。
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儿童时代的不幸给她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只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衷传播中国文化的美好女子。
因为渴求上进、渴望幸福生活的人,只有一个观念,那就是:我要好好地、快乐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价值。
也有很多人质疑,视频中如诗一般的乡村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现实,它只是满足了小资青年的田园幻想。
对此,李子柒表示,她从现实生活知识和古代技艺中汲取养分,只是想拍出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坦言,原来在城里打工只是为了生存,而现在才是真正的生活。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她努力地经营着视频,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赏,她的作品里不仅仅只是向我们展示美好的田园风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六、自己的生活,内心的梦想,要靠双手去创造!
李子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有些视频一拍要拍八个月,中间许多技能是她后来学的,比如她为了拍这个“活字印刷”,专门花了小半年时间去学,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视频。
所以她的视频不会显得假,很多农活一看就是真的会做农活,她的手漂亮但是放大了看很粗糙。
干活时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搬砖功夫赛过小工。
她切白菜就真的切白菜,种黄豆就真的用锄头翻地,做竹子床就真的用锯子锯竹子,剁羊肉就真的拿起大刀大开大合的开始剁肉。
李子柒坚持用自己的双手演绎,将她对生活的拼劲全部融进视频拍摄中,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
她曾在一则访谈中说过:“在大环境很好的情况下,想要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子,可能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本身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以及你是否愿意为之努力。”
褪去网红的标签,李子柒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插秧、种果、修剪花草、打虫……日子平淡,质朴的食物,被这位90后的姑娘过成了诗画,成了浮躁的现代生活中,一片难得的精神净土。
视频中,大多是李子柒一个人干活,但她做完饭之后总会叫奶奶吃饭。祖孙俩共同在桌上吃饭,俨然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很多人说李子柒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也许是因为她呈现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没有人规定,乡下田园生活一定是脏乱差,只要心中有那一份对美好的追求,都可以像李子柒一样去创造精致的生活。
被吵上了热搜后,央视新闻关注此事,并给出评价:“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李子柒回应道:“不敢说我造了谁想象中的生活,我只是拍摄出自己的理想生活。”而现在,她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也实现了同龄人没办法拥有的梦想。
李子柒凭借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了一个短视频的全新领域。看她的视频会让你感到如同穿越一般,好像是古代一个充满才情的美丽女子来到了现代互联网世界一样。她的视频也让观众们“梦回桃源”。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七、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