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www.sjgzzs
412
李子柒短视频文化内涵和现代化表达
陈志林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  360063)
李子柒作为一名短视频创作者,从2015年开始拍摄短视频以来,备受国内外网友推崇并获众多荣誉。2019年8月,获超级红人节最具人气博主奖;同年12月,获中国新闻周刊“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她的短视频迎合时下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制作、传播方式,内容主要围绕呈现中国传统农村生活,引发了国内对其是否属于文化传播的讨论。201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12月8日,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超过8亿。她将中国人的传统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起到了一定的文化传播效果,也是以互联网短视频制作传播现代化表达方式的生动实践案例,其短视频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创作表达方式值得探讨和借鉴[1]。
一、 李子柒短视频的文化内涵(一)中国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由于短视频创作低门槛性和创作者自身媒介素养的良莠不齐等因素,各种低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视频内容大肆传播,但李子柒坚持精心原创,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农村生活,呈现一派春耕秋收、间或穿插山野的秀美,拍摄传统美食和工艺制作[2]。例如,三月桃花开时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时她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毛笔、墨水、砚台等。因此,李子柒把我们特别是城市生活里的人们不经常见和熟知的内容用短视频方式呈现出来,其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反观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传播为什么能够引发了国内外网友对其以及中国文化的好奇和由衷赞美?究其原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受追捧体现了众多受众对恬淡自然的向往,对朴素劳动的赞赏、对亲情的眷恋等美好主题。因此,李子柒选择的短视频内容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传播魅力。
(二)文化自信的体现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近年来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让更多国外人们了解和爱上中国文化,这体现高度的文化自信。李子柒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后,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大量的青年网民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崇高的敬意,让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诗意的一面,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精神。这种积极传播自身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深刻体现了文化自信。
(三)文化传承的守望
李子柒本生活在安静的乡村环境中,打造了一种自给自足式的田园生活方式,网民感慨其制作的食物的诱人和手工
艺品的精美之外,内心也可深刻感受这种生活方式的韵味。鲍德里亚的符号学方法对消费社会中的商品的符号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社会中的一切,包括人的感情、身体等都被整合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售。因此,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李子柒在视频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将食物和传统生活用品塑造成象征传统生活和娱乐化体验的符号性存在,给用户建构出了一个传统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图景的具象化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视频呈现的内容自身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对象,也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符号,并且这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得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3]。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即提出,媒介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媒介信息传递选择特定的文化内容影响和促进文化生活和文化内容的建设,其传播效果往往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体。当代社会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正在被新潮文化和现代工业社会大机器所取代,更多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他们被都市钢筋水泥大楼包围,所触皆是现代化、商品化、呈现出极大的物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集体批判和情感回溯,怀念以往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状态中,李子柒的短视频呈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生活镜像,它使得人们看到或者听到传统的生活意象,让人们追溯或者认识了传统农村生活之意,借助视频内容实现对理想化生活的一种心理体验。因此,媒体通过议程设置进行文化传承和创造,就如李子柒的视频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传统农村生活的了解,而且还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利用媒介载体进行文化传承守望的成功传播样本。
二、 李子柒视频的现代表达(一)短视频的形式
2019年4月29日,李子柒在某视频平台上粉丝突破1000万,成为首个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常言道“工夫在诗外”,她的成功必然有着从内容制作到宣传技巧在内成功之道,短视频无疑成为其成功的重要一环。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短视频成为近年来网络传播的重要方式,抖音、快手、微视等被广泛应用,李子柒视频运用短视频这种大胆而富有创新的播出方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巨大的播放流量[4]。
(二)以内容为王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深远、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大众轻而易举地能够接触到互联网视频和审美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下,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艺作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网红现象频现,而李子柒能够突破重围,她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向大众呈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深得网民喜爱。本文从李子柒短视频的文化内涵以及现代表达方式入手,观其传播效果,以期为短视频的创作提供有益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李子柒;短视频;文化内涵;传播效果作者简介:陈志林(1994.06-),男,汉族,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南昌航空大学,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与管理。
社科文化
(上接第411页)
(二)遵循排列顺序规定
《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应该立法目的在前,立法根据在后。文章认为应该遵循原因有三:(1)通过归纳2009年之后的法律文本,可以看出,我国除了1部法律文本,其他均遵循了立法目的在前、立法根据在后的规定,而54部法律文本中,有49部遵循了规定,占比较大,说明我国立法实践倾向于此做法;(2)立法目的在文本中分布广泛,而立法根据则少很多,说明相对而言,目的更具有普遍性,按照法律文本设置从一般到具体、从总到分到顺序来看,也应该立法目的在前,立法根据在后。(3)有5部未遵循立法根据样式的规定,其中1部以具体法律条文为立法根据、3部以现实情况和法律共同为立法根据,还有1部立法根据是全称,未加书名号,样式不规范,这些法律文本在后续修正时,应该修改立法根据的表述样式。
(三)细化立法根据表述样式
我国现在规定了两种立法根据的表述样式,一种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另一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此处规定有歧义,当立法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是既可以表述为“根
据宪法”,也可以表述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还是只能表述为“根据宪法”,其他法律是否存在同样问题。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理解为,当立法根据是某部法律的简称时,表述为“根据××法”,如“根据宪法”“根据教育法”“根据宪法和教育法”等;当是某部法律的全称时,表述为“根据《××法》的规定”,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规定不够细致导致误解,所以,应进一步细化。
结论
立法技术规范是对法律条文具体构造的规定,既是形式问题,也是内容问题,应当受到学界的重视。而位于法律文本首位的立法根据与立法目的共同起到统领全文、开宗明义的作用,应该成为我们探索提高立法技术的突破口。所以,在此通过研究现有的法律文本中立法根据的表述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立法根据表述的大致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潮.立法技术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20-121.
[2]孙潮.立法技术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09-110.
[3]曹叠云.立法技术[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222.
[4] 本文中用于统计的211部法律均来源于法律出版社主编的《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书(2020年版)》。
[5]周旺生.立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86.
品文化消费需求,打造出更为优秀、更受欢迎的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李子柒的视频从前期的策划、叙事视角、拍摄手法、传播策略都经过了精心打磨才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叙事饱满而富有内涵的内容和唯美的画面被人们所称赞。例如,在《寒夜里最柔软的守护,暖暖的,很贴心——棉被》视频里,李子柒为我们完整的呈现了棉花播种到制作棉被的过程,体现了以前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敏智慧,视频中每一帧的构图、调的搭配、场景布置乃至人物互动,都带有自然的和谐风采,看完之后由衷地敬佩和感到一股浓厚的暖意;还有《一颗黄豆到一滴酱油》视频中李子柒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酱油从黄豆种植到最终酿造的过程,无论是素材本身收集的难度,还是后续剪辑工作对摄影师的考验,都体现李子柒在质量上的严格要求。当然,这可能意味着产品更新频率的降低,但在形成了稳定的受众之后,内容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收获新的关注[5]。短视频行业如何优雅地实现流量变现?李子柒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榜样。可以说,在短视频内容制作大量充斥荧屏及生命周期呈现一定顶峰的当下,内容的形式与创新依然是最具竞争力的。
(三)注重平台化传播
李子柒首先是使用美拍视频,后拓展了传播矩阵,包括微博、B站、以及时下广泛使用的抖音。因此,李子柒选择头部平台传播,借助短视频的风口,加上带有传统文化里网民喜闻乐见的叙事对象内容,被人们做追捧,形成了传播热潮,产生了“滚雪球”之效应。多平台、范围广的播出方式,使得最大限度地引起受众的对于李子柒视频的认知,引起受众广泛转播,从而达到其视频制作者向外传播和受众潜移默化或直接感受到情感的传播效果。
三、结论
新时代在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其中
一环就是走文化强国之路,文化强国必定坚持文化自信,我
们有灿若星河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传统主
流媒体和广大自媒体内容创作传播坚定文化自信,深刻把握
中国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而李子柒就
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李子柒以一个个独立的视频内容,建构
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化的讲述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
内涵深刻演绎,在荧屏前传递出传统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以
及与观众起到了很好地沟通桥梁和情感纽带作用。因此,在
文化传播的路径上,要坚持“媒介即讯息”这一特点,善于
利用新媒体现代化传播方式,特别是当下短视频占领主流量
的市场背景下,创新并精心制作利用这种可视化、仪式化、
内涵化的传播方式更容易打破理解屏障而被接受,也更具有
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
[2]谢金文.《新闻媒介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4.
[4]黄莉莉.消费文化语境下美食类短视频的符号意义建构——
以“李子柒”为例[J].传媒论坛,(2019)07-0117-03.
[5]唐婧文.探析微博环境下网红的现状及转型之路——以美食
博主李子柒为例[J].视听,2019.02.071.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413李子柒美食的食谱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