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营养』高脂血症营养康复食谱→认识高脂血症
1.高脂血症的标志
我们知道,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胆固醇和/或血甘油三酯浓度增高。高脂血症是脂蛋白紊乱的标志,可分为下面这3类。
(1)高胆固醇血症,即仅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而血甘油三酯含量正常者。
(2)高甘油三酯血症,即仅有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血胆固醇含量正常者。
(3)混合型高脂血症,即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含量都增高者。
2.血脂控制标准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总胆固醇>240mg/dL者。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3)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240mg/dL者。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35mg/dL。
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因为它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此外,它还会危及各个器官。高血脂在早期或程度较轻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它的起病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常常是从青壮年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因为高脂血症通常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我们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但是这种疾病又不能放任不管,若是长期不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脑中风等疾病,同时高血脂也会与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相互作用,可使这些疾病进展恶化,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代谢综合征”是什么
医学上,将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基础的多代谢症候,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
症、高尿酸、脂肪肝等合称为“代谢综合征(以下简称MS)”。其中,血甘油三酯增高、向心性肥胖和糖耐量低减构成3大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早在1988年即被学者们提出,并已明确是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先兆。目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全球性增高趋势。据统计,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目前共有1.15亿MS患者。据美国第3次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NHANESⅢ)结果显示,23%的美国成年人患有代谢综合征(总人数高达3600万)。其中,84%为肥胖、76%伴有高血压、75%为血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74%出现血甘油三酯增高、41%出现血糖增高和糖耐量减低等。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上海对2776例20岁以上成年人的调查,专家们发现在成年人中,超重者的比例为29.5%、肥胖者为4.3%、高血压者为58.4%、高胆固醇血症者为21%、高甘油三酯者为29.3%、有代谢综合征者为10.2%。在血糖正常的人中,10%的成年女性,以及15%的成年男性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
膳食脂肪与血脂
在下面这一节,我们将会和大家详细讨论各种脂质对人体的影响。在开始讨论之前,请大家
先和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随后,我们将展开关于脂肪的详细讨论。
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我们常将P/S(即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作为评价一种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我们认为P/S的值越高越好。
多数植物油的P/S值都比较高,西方膳食的推荐比值范围为0.5~0.7,我国传统膳食中因脂肪含量低,P/S值一般在1以上。因此,合理的选用油脂对我们来说颇为重要。多数动物油的P/S值均较植物油低,但鱼油例外。许多鱼类,不论河鱼或海鱼均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油比较,它们的碳链更长,不饱和程度更高(植物油主要为十八碳二烯酸和三烯酸,而鱼油中二十二碳五烯酸和六烯酸占相当大的比例)。因而,鱼油对于降低我们的血胆固醇和防治冠心病来说更有好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鱼类摄入较多的居民,如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以及日本和我国舟山岛的渔民,他们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显著偏低。临床上常用鱼油冠心病。有研究者随访患者19年后,发现鱼油可使患者的血胆固醇含量下降,使他们的生活时间延长,死亡率降低,与未服鱼油的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近年来,鱼油用于临床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报道正日渐增多。但是,我们想提醒大家的是,
深海鱼油的保存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它们一定要保持在—20℃的环境下,避光才可以保证它们不会氧化变质,即使做到了这一点,它们也只能保存20~30天。而市面上的产品是很难达到这个条件的,请大家注意这一点。虽然深海鱼油是一种保健品,但服用时一定要注意其标明的有效期。因为过期的深海鱼油也很容易被氧化,氧化后的深海鱼油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于健康。
植物油与橄榄油
心脏病患者为了防止动脉硬化逐渐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平时应注意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这是因为动物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使人体器官加速衰老并促使血管硬化,进而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而植物油如豆油、菜子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因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目前多认为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油”。这是因为不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后,会变成二十二碳脂肪酸,它是人体内一种激素—前列腺素合成的主要原料,所以,二十二碳脂肪酸即为前列腺素前体,而前列腺素除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外,还能防止血液凝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此外,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调整胆固醇代谢,促进胆固醇氧化,生成胆酸,并可与胆固醇结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酯,便于胆固醇转送。美食降尿酸的食谱图片
但是,凡事都要讲个适度。植物油对于人体来说虽然是有益的,吃得过多也没有好处。因为食入过多,自然产生热量也多,每1g脂肪可产生9kcal(约37.6kJ)热量。热量富余了,需要体内脂肪的分解就少了,我们的体质量(即体重)便会逐渐增加。此外,多吃植物油并不能使血中原有的胆固醇降低,却可使胆结石的患病率比吃普通饮食者高2倍。因此,植物油吃得过多也是无益的。
植物油中的橄榄油正越来越受到营养学家的关注。橄榄油原产于地中海一带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油橄榄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它所结的淡绿果实含油脂量达35%,一般采摘下来后便立即进行加工,榨磨成油,这样制成的油可保持橄榄天然的果香和新鲜的口感。橄榄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主要成分是油酸,容易被人体吸收,还含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鲨烯、谷固醇和维生素A原、维生素E等成
分。据调查,在食用油中橄榄油达90%的地中海一些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橄榄油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反复煎炸也不变质。最新的研究表明,常食用橄榄油还可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钙质流失,预防消化系统疾病、胆结石、心脏病、高血压,降低癌症发病率,以及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血糖等作用。因此,在这里,我们强烈推荐高血压
、冠心病患者适量食用橄榄油,以橄榄油替代一般的植物油,但总量仍不宜超过每日植物油规定量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