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综述
都 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 400000
摘 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种类日益丰富,其中糖类食物的摄入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间接加剧了糖尿病的发病率,长期以来在临床中居高不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中老年患者尤甚。本文综述了饮食护理对糖尿病的作用、饮食搭配原则,以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护理措施,旨在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老年 糖尿病 饮食护理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中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患者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大致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类[1];其中遗传因素仅仅赋予个体易感性,最终致病因素则来源于外部环境,包括日常作息、食物、劳动、病毒感染等。而在分析干预对策时,遗传因素显然无法改变,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将重点转移至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本身的影响极大,合理的膳食搭配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复发的重要手段。因此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干预中必不可少,[2]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基础体质和认知水平的
106岁老人自制美食食谱特点,在临床饮食护理中存在一定偏差,现从饮食护理的作用、饮食护理的主要问题及护理措施等方面综述如下。
1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的作用
1.1 维持患者的血糖血脂在稳定范围,消除糖尿病症状。清淡素食,粗粮杂面,饭食七分饱,适当增加食物纤维,可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具有减少胰岛素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3]。
1.2 维持患者体重在正常范围 对肥胖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的饮食干预,可以帮助其体重下降,从而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反之,对于体形过于消瘦的患者需要在食谱中提高热量摄入,使其体重增加后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
1.3 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饮食干预可降低胰岛β细胞负担,帮助中老年患者血糖血脂恢复正常,从而有效降低其心血管类并发症的发生[4]。
2饮食分配原则
在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做分配时,需要遵循科学的划分原则,结合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其他并发症等进行规划。
根据徐爽的研究证实[5]: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每日热量分配中,碳水化合物应当占总热量摄入量的60%左右,蛋白质的摄入应当占总热量的15%,剩余摄入热量由脂肪提供。根据此比例结合患者口味制定合理膳食食谱:主食每日摄入量250~300g,鸡蛋1个,肉类150g以下,油不可超过30g;将每天食物分为5~6餐,早餐:午餐:晚餐:加餐=2:5:5:6,定时定量进食,少量多餐循环进食,从而规律进食时间及饮食习惯[5]。如果患者暴饮暴食,体内的血糖含量会不可控制的升高,而在人体每日摄入的所有食物中,热量的来源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组成。由此可见,如果在饮食护理中能够有效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就能有效降低血糖升高,所以在饮食分配时,应当基于科学的热量分配来达到饮食控制,最终改善患者病情。
3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个人饮食管理的认知水平较低
很多中老年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即便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为其展开专业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饮食对于糖尿病病情的影响,患者仍然受自身因素影响,无法完全掌握。除此之外,由于部分中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对具体的饮食管理项目在缺少护理人员提醒时容易忘记[6]。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较好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医院内部提供的健康教育知识能够准确记忆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自主地对饮食进行安排,稳定控制血糖水平。但是对于部分文化程度
和理解能力偏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便采取专业的健康教育培训后,仍然无法对饮食管理做到约束,导致病情极易复发,危及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中老年人对饮食护理十分排斥,他们认为糖尿病仅仅需要药物便能够控制血糖,饮食无法起太大作用,所以在生活中对于自身的饮食习惯不加以管理,当出现血糖上升时自主随意加大药量,或者在血糖升高的时间段内对饮食有所控制,但是血糖下降后重新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以上因素均影响中老年人糖尿病饮食管理 。
3.2 饮食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60岁以上的人中,患者发病率高达10.6%,这其中大约有60%的患者存在饮食不合理状况[7]。在自身的饮食搭配中,存在营养素分配比例不协调现象,例如膳食纤维摄入量占比较小,矿物质摄入不足等[8]。另外还有很多中老年人因为自身的肠胃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多半喜欢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9],这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血糖管理不理想。
3.3 并发症较多
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长期较高,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数据,神经病变发病率占比大于50%,其他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均在20%~40%之间[10]。根据这一特征,在进行饮食管理指导时不仅需要针对中老年糖尿病展开护理,同样需要考虑患者的自身并发症,在饮食护理中不仅要控制血
糖,对其他疾病也要同时加以控制。
3.4 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缺失
在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会采取专业的降糖干预措施控制病情。在期间,有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会为患者展开专业的健康教育培训,帮助他们了解饮食对于血糖的影响;但是也有少部分护理人员并未对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或者因为自身专业水平较低,无法为患者提供营养合理的饮食食谱,导致患者在出院后仍然遵循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饮食不加以科学选择,导致饮食护理工作难以推广[11]。
4开展饮食护理的措施
4.1 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管理的认知程度
4.1.1 已患人
对于已发生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而言,他们知晓自身所患疾病,而且每位患者有就诊史,很大程度还会复诊[5]。因此在接诊期间,护理工作需要强化饮食管理宣教,由护理人员展开专业的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内容针对饮食对糖尿病的控制作用予以说明[12];除此之外,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更强的食谱内容,让其按照食谱用餐,情况允许时应当与患者家属达成一致,告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
监督患者饮食,在生活习惯中潜移默化地加深饮食管理认知程度。
4.1.2 易感人预防
针对中老年糖尿病预防可以为其展开免费问诊,或者医院定期举行公益项目,前往街道或村镇等医资力量缺乏地区进行中老年糖尿病免费体检,在体检过程中为前来诊断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对饮食管理的认知。
·190·
4.2 合理膳食安排
在目前的社会中,有很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明确知晓饮食对于病情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他们在食物选择方面可能存在误区,例如盲目选择低糖类食物,导致饮食结构搭配不合理,据孙琼梅的研究提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食物,但前提是不能过量[1]。另外可以看到,饮食结构如果过于单一,会对机体功能造成影响,所以在膳食安排中,必须制定合理的食谱,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尽可能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并注意加强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具体操作可参照以下原则执行:
4.2.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居民膳食中食盐量不超过5g/人/日,2016版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提出:成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g;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浓度高和多种并发症的原因,更应严格控制在此范围内。
4.2.2 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保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提升患者免疫力。在选择蔬菜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含糖量较小的蔬菜,例如菠菜、冬瓜、黄瓜、芹菜、油菜等[13]。而在选择水果时,香蕉,梨子等含糖量较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宜多食。
4.2.3 蛋白质方面应当选择精瘦肉、鸡蛋、鱼类,禁止用动物油烹,推荐选择植物油[13]。另外豆类、瓜类食物含糖量和脂肪较低,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4.2.4 推荐多食用富含粗纤维食物,例如糙米、玉米皮、麸皮、蔬菜等。
总之,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重结构多样化,通过食谱交换,保证营养摄入均衡。
4.3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
在中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展开饮食管理虽然看似简单,实际上十分考量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因为这其中包含着护理学、营养学等诸多问题[1]。苏真真等调查结果证实,许多低年资的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上有待提升,他们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仅仅简单为他们讲解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形式化地要求食
用低糖类食物,但是对于具体的食物种类,却无法提供全面的食谱结构。故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全面掌握营养学相关的护理知识,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饮食食谱。另外在有了科学依据后展开健康教育,说服度会更高,后续如果显现出极佳效果,在今后的执行中,患者的依从性也会相对提升,有利于饮食管理意识逐渐深入[1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干预是最科学健康的一种控制血糖方法,但该方式需要较高的自制力,而由于中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和相关知识水平,无论执行力还是意志力相较于普通人均有下降,所以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喜好制定他们更加便于接受的营养食谱内容,其次加强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地认识饮食对糖尿病的帮助,另外也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方面的培训,以增强自身理论知识从而帮助患者长期坚持科学营养的饮食计划,最终防止糖尿病再次复发。
参考文献
[1]孙琼梅.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与运动护理方案[J].健康必
读,2019,(13):280.
[2]余桂凤.浅谈社区中老年糖尿病饮食的护理干预措施[J].糖尿病新世
界,2018,21(4):153-154.
[3]刘玲伶.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7,(5):47.
[4]李蝶芬.生活希望计划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0(1):104-106.
[5]徐爽.护理干预对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J].中国医药
指南,2019,17(8):269-270.
[6]王香芬.家庭延伸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和血糖控制的影
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5):483-485.
[7]张彩霞.基于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纠正与指导[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47,124.
[8]赵婧宇.护理干预对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效果[J].现代养
生(下半月版),2017,(4):182.
[9]林海兰,林晶晶,刘莉.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中的综
合护理干预研究[J].安徽医药,2018,22(9):1841-1844.
[10]Reynolds L ,Genuth S M .The Role of Diabetes Care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Diabetes:A Profile in Progress[J].Diabetes Care,2018,41(2):241-249.
[11]苏真真,王学周.饮食运动延伸护理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影
响[J].糖尿病天地,2019,16(6):23.
[12]司小红.护理干预对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评价[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2):179-180.
[13]青.护理干预对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J].糖尿
病新世界,2018,21(8):144-145.
呈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直接加快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工作尤为严峻,充满挑战,应落实综合防控责任制,应严格规定学生电子产品使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视觉环境;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督促孩子保障睡眠和营养;早发现,早诊断,早;学生也应加强自身的用眼卫生。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顽疾”,并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这需要各部门切实落实自身职责,以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罗虹,付强,周陶.学生近视防控背景下学校教室视觉环境质量调
查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普通中小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8):5-10.
[2]张和平,刘永存,尹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视状况调查研究[J].文化创
新比较研究,2020,4(08):116-117.
[3]桑福耸.中小学学生视力下降原因及解决办法[J].健康之
路,2018,17(11):198.
作者简介
谭云燕,1972.9,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疾控中心公共卫生
(上接第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