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式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了解食物制作方法与中国的饮食文化。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说出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片段《舌尖上的中国》)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
1.出示美食图片。
2.指名看图依次说出美食的名称。
3.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学生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4.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5.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6.教师检查: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看图说词语。
三、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1.出示词语,请学生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2.除了课本中说到的那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
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煎、煮、蒸:都是四点底;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拌:提手旁)
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以及查字典了解“灬”“火”字旁的字代表的含义。
4.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的这些方法呢?
蒸:粉蒸肉烧:红烧鱼炒:小炒肉……
四、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
1.请同学们说一说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春节我家乡的美食中餐食谱小报
2.大家吃的东西真丰富,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
中餐或晚餐: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早餐: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4. 小组讨论早中晚餐有什么区别。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很重要,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我们吃东西可不能挑食,要讲究营养均衡,同时更不能浪费,这些食物就像《千人糕》一文中所讲的那样,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六、拓展延伸
1.分小组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制作一张小报。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美文,还可以把介绍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的文章剪贴在小报上,在班级文化墙上展示。
2.请同学们回家自己学着做一道简单的菜肴。
3.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选一种和大家讲一讲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味道、特点等。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位和书写顺序。
2.学生每个字书空,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1)出示“烧、炒、烤”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与“火”有关。
(2)烧:“火”字做偏旁时捺改点,右上部分不加点。
烤:“考”字最后不要多写一横,和“与”字区分开。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识字课以中国美食为载体,继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学习与食物制作方法相关的汉字。不足之处是没有细致讲解每个汉字的构成,学生掌握笔画多的汉字还有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