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医结合的中国美食观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从解决了温饱问题过度到追求不仅肚子要填得饱也要吃得美味,各种山珍海味弄,美味佳肴摆上了人们的餐桌,香味俱全,直教人胃口大开垂涎三尺。但是自2000年以来,生活的提高带来的营养摄入过剩的问题,频频遭到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饮食健康的问题像一块乌云以排山倒海之势的压在了人们心里最脆弱的那点,困惑着逐渐走上美食之路的人们,后来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了食无远虑,必有后患,只为了食之味美,贪一时嘴馋而埋下健康隐患是很不值得的。因而很多养生学家,营养学家提倡饮食要注重中药与饮食相结合,使食物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外,还具有食品的一般特点,强调、香、味、形,注重营养价值,食之可以既对人体的养生防病具有积极作用,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又要激起人们的食欲,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昧力。由于强调中药与饮食食材的结合使用,使药膳这一词成为了人们健康饮食的标志。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很多大城市的餐馆就逐渐兴起了一股“药膳热”,药膳火锅、药膳粥、药膳汤等。在饮食中加入有效的中药成分,慢慢地将滋补融于一日三餐,经过长时间地积累,达到养生保健、美容美发、祛邪治病、病后康复的效果。
这种食医结合的现象虽说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就有存在,人们的祖先发现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药用价值。但那时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故而还不能说是懂得了食医结合的生存之道,然而真正的有能力跟智慧把食物与药物结合利用是出现在人类已经有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积累了丰富的烹饪经验之后的文明时代,这时人们可以把各种食物药物通过合理搭配烹饪加工之后摆在餐桌上作为一道美食。中国的饮食文化远源流长,其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药膳同功”的说法。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管子》称:“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反之将形累而寿命损”。名医扁鹊就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晋唐时期为药膳食疗学的形成阶段。这时的药膳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著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北魏崔洁的《食经》、梁代刘休的《食方》等著述对中国药膳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元时期即为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圣惠方》专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可以28种病症,且药膳以等剂形出现。元朝的统治者也重视医药理论,提倡蒙、汉医的进一步结合和吸收外域医学的成果,由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著的《饮膳正要》为中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收载食物203种,除了谈到对疾病的治
疗,首次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了正常人应加强饮食、营养的摄取,用以预防疾病,并详细记载了饮食卫生、服用药食的禁忌及食物中毒的表现,颇有见解。到了明清时期,中医食疗药膳学进入更加完善的阶段,几乎所有关于本草的著作都注意到了本草与食疗学的关系,对于药膳的烹调和制作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且大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特别是明代春季养生食谱美食网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给中医食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仅谷、菜、果3部就收有300多种,其中专门列有饮食禁忌、服药与饮食的禁忌等。
其中食医结合的技能中的养生被大多数人热捧。[1] 人体养生应适应四季气候、阳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调节自己的养生方法。
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有李立宇人体精气津血的化生,养生应注意养阳。饮食上宜选用辛甘发散以助阳气升发,温食以护阳。
夏季养生: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养生应注意养阳。饮食宜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过度,注意保养阳气。
秋季养生: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饮食上应润燥护阴。
冬季养生: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饮食宜热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
[2] 春季的美味健康食谱:
黄米面黏饼
原料:大黄米面600克,红豆沙600克,酵母15克,白砂糖150克。
做法:在大黄米面中加入酵母,加水和好,发酵好后,加入白砂糖,揉匀,搓成条,切成小剂子,包入豆沙馅。饼铛放油,烧热后,将包好的黄面团放到铛中,按扁,烙至两面焦黄即可。
功效:安神助眠。
[3] 秋天最有利于去旧更新,调养生机,稍加滋补,可祛病延年。
秋来食鸭养生
鸭为水禽,性寒凉。营养学家认为,当年的新鸭养到秋季后,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适合秋季进补养生。
1.老鸭冬瓜汤。全鸭1只,瘦肉30克,冬瓜100克切片,海参、芡实、薏苡仁各15克煮汤至烂熟,有补虚作用。
    纵观我国的饮食文化不难发现:我国的食疗文化其内容是博大精深的,又可以说是细而具体的。因此可基本概括为因证用膳、因时而异、因人用膳、因地而异的使用方法。
  由此可见中国的饮食历史向来强调食医结合,这一美食观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内容极其丰富。但是这其中,除了权威科学的指导经典,不可避免的也混杂了不少垃圾糟粕、误人之说。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鉴别、选择、采纳适合于自己的科学知识,引导自己的饮食生活。如果能掌握则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饮食,有时还可以做到不求于医生之而食能医之。
参考文献
   [1] 徐江普.药膳食疗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6 
    [2]《食品与健康》2013年 第2期  12-13页 
    [3]《农村新技术》2013年 第9期  43-44页 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