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译武汉特小吃的英译版本
作者:方筱婧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6
        摘要 中国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美食。作为其中代表性的一部分——小吃,反映了当地的风情和名俗特。本文以武汉最具特的三款小吃——热干面豆皮、面窝为例,探讨分析了其几种常见的英译版本,并进一步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在小吃名称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命名和地域特,采取相应灵活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准确而形象的翻译。
        关键词 小吃 翻译方法
美食食谱英文翻译版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On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uhan Local Snacks
        ——Take Wuhan Local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 Flavor,
        Egg-sheets Sandwich and Mian Wo as an example
        FANG Xiaojing
        (ZhiXing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11)
        AbstractChina, a country with thousand years of food culture, has lots of delicious food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Snacks, as a representative part of Chinese food, reflect the local custom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takes the example of Wuhan local snacks to analyze their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her own idea.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we should adopt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ame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and vivid translation.
        Key wordssnacks; translation method
       
        所谓小吃,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的食品的总称,其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或者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的小吃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兼具东西南北的风味,深受广大众的喜爱。如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和五芳斋的汤圆在全国颇负盛名。但是,在众多的武汉特小吃中,最受当地民众喜爱和推崇的三样还是热干面、豆皮和面窝。热干面、豆皮和面窝作为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特小吃,因其口味独特,做法讲究,接受度高,在海内外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其英译版本层出不穷,下面就这三种小吃最常见的几种英译版本进行探讨和分析。
        热干面,已成为许多武汉人每天过早的必备小吃,其香味扑鼻,口感筋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热干面正式进入奥运会运动员食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湖北共有六道小吃亮相,热干面即为其中之一。我们来看一看热干面在这两处的英译版本:
        版本一:Hot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奥运会运动员食堂菜单版本)
        版本二:Wuhan Hot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世博会菜单版本)
        这两种版本的英译基本一致,都运用了 “Hot Noodles” “Sesame Paste” 这两组词。
按照这两种英译版本,翻译成相对应的中文应为:加了芝麻酱的,武汉热的面条。“hot”一词在英文中运用到对味道的描述为热的,辣的,如hot broth(热的肉汤);Ginger tastes hot!(姜尝起来是辣的)。但这个词用在热干面上,似乎不能突出面条的特,只能说明面条品尝起来是热的而不是凉的。再来看看网络上对热干面翻译最多的一个版本—hot-and-dry noodles(版本三),翻译里面用到了 “dry” 一词,在食品词典中 “dry” 的解释为干的,干燥的,无甜味的,无黄油的,如dry fruits(干果类);dry wine(无甜味的葡萄酒),此词用在对热干面的描述上其实关联并不大。热干面的主料是碱水面条,味道具备浓郁的芝麻酱风味。武汉人都知道,热干面好不好吃,一是看面筋不筋道,另外一个关键点是看芝麻酱调得好不好。根据这两个特点,笔者认为,采用菜名翻译方法中的直译法,即用主料+风味的翻译方法来对热干面进行英译是最合适的,也即是以上版本一和版本二所运用的翻译方法,但在具体用词细节上可稍作修改,如 “Wuhan Local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 Flavor” 这个英译版本,既突出了浓郁的地方特又告知了其口味,从而使读者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下面来说一说武汉的豆皮。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南部小吃比赛中,武汉的三鲜豆皮荣获大赛冠军,进一步打出了知名度。说起三鲜豆皮的历史,最著名的是在1958年,品尝过后,留下了两句话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
谢你们。在有关豆皮的几种英译版本中,首先说说两种常见的只译其名不译其义的版本:
        版本一:Skin of Beancurd / Skin of Tofu
        版本二:Beancurd Sheets
        这两种英译版本,都是直接对豆皮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译者未对其做法和食材有所了解。若按照这两种版本来理解,读者脑海中与此相对应的实物应该是豆腐皮腐竹,而不是武汉的小吃——豆皮。武汉的豆皮,不完全是一张豆做的皮,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馅呢!豆皮的皮主要是用脱壳绿豆和米浆混合而成,在锅里摊成薄皮,再抹上蛋液,看起来黄灿灿的,令人特别有食欲。皮里面包上煮熟的糯米、香菇、笋丁、猪肉丁等,吃上一口,外脆里软,唇齿留香。根据豆皮的特点,另一种翻译版本较为形象,即Beancurd Sandwich(豆腐三明治),但细细研究一下,可以看出豆皮和豆腐似乎关联也不密切,制作材料中也未包含豆腐。因此,我们可以保留sandwich这一词,而将其前面的词语替换为egg-sheets,即Egg-sheets Sandwich,这样既不会引起理解偏差,又容易使读者产生好奇感,这鸡蛋皮里包含的三明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在后面对食材作进一步地说明,即意译加注释的方法使读者一目了然。
        最后来了解一下面窝。面窝是武汉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相传当时汉口汉正街集家嘴附近,有一摊贩,名叫昌智仁,他靠做烧饼谋生,但生意清淡,度日艰难,于是他便琢磨着变个花样,萌生了用碎米制成咸的米制食品的想法。他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便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金黄香脆的面窝。在武汉的街边过早,热干面配面窝成为街头一景,长久不衰。
        关于面窝的翻译,有译作Chinese Doughnut(版本一),有译作Salty Doughnut(版本二),也有直接取其发音,译作Mian Wo(版本三)的。这三种英译版本各有其可圈可点奇妙之处:版本一和版本二用到了doughnut一词,在外形上抓住了面窝的特点,特别贴切;而版本三呢,其发音对外国人来说并不难,易于上口。再来看看doughnut这个词,它的意思是炸面圈,面圈的主料为高筋面粉,这与制作面窝的食材完全不同。如前文所说,面窝的主要制作材料为米浆和黄豆浆的混合稀浆,加上调味料炸制而成,其入口微咸,软糯可口。因此,采用doughnut一词,与面窝的共同之处只在于外形上的对应。笔者认为,我们在翻译中可综合这三种版本的奇妙之处,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译为Mian Wo—salty doughnut-shaped snack made of rice and soybean milk,这一译法,不仅可以照顾到外国人的发音习惯,同时通过注释也兼顾了读者理解的需要。
        以上是笔者对三种武汉特小吃英译版本的探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不但要了解各地的小吃特点,制作过程,更要从文化内涵上了解命名的依据,应视语境状况对小吃进行灵活翻译,这样才能体现出小吃的本质和特,成为外国人了解城市的窗口。
       
        参考文献
        [1]刘晓航.老小吃,老味道[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2]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11).
        [3]黄蔷,王微萍.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刘响慧.文化语境适应论视角下的中餐菜名翻译[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