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剧中中国情结
【摘 要】电视作为当代作重要的大众传媒之一,正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美剧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欢迎,而中国文化在热播美剧中大量可见。文章就热播的“美剧”中影射出的中国文化这种现象,剖析美剧中的中国“情结”的原因,并从文化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关键词】美剧;中国文化;文化渗透
一、美剧的盛行
电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电视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电视剧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电视剧(简称“美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美剧的题材多样化,按照叙事模式,可以分为肥皂剧、情节系列剧、情景喜剧、迷你电视剧、真人秀,而情
节系列剧中,科幻剧、冒险剧、犯罪剧、医疗剧等已经成为美剧的典型特。不仅题材多种多样,美剧的内容丰富多彩,主题新颖有趣,剧情出乎意料,创意层出不穷,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引人入胜,布局紧凑严谨,画面震撼动人,演员或英俊潇洒,或美丽迷人,为不同爱好的观众提供了一场崭新的视觉文化盛宴。
20世纪末的美剧都是在电视机上观看,那么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剧的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观众通过网站下载,或者在线视频观看美剧。从《绝望主妇》、《欲望都市》、《丑蒂》等肥皂剧,到《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等情景喜剧,到《越狱》、《别对我说谎》等情节系列剧,到《美国偶像》真人秀,从情节上分,还有侦探剧《新福尔摩斯》,科幻剧《英雄》、青春剧《绯闻女孩》,医疗类《实习医生格蕾》等等。不管哪种剧集,都充满美剧特,日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二、美剧中的中国文化
随着美剧在中国的热播,美剧中出现越来越多我们熟知的事物。每次观看美剧无意中看到中国汉字或者生硬的中文对白时,中国观众便感到倍感亲切。各种经典美剧中都彰显着“中国元素”,包括中国的服装、书法、食物、普通话、甚至华人演员等。中国元素在美剧中频频出镜,
为观众带来了令人会心的幽默效果。
中国的传统服饰美丽典雅。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旗袍是一种典型民族服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丝绸般的质感、凹凸有质的裁剪,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的气质。美剧中的女演员也抗拒不了旗袍所具有的的别样风情。在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第十季第十一集中,剧中菲比(phoebe)开告别单身派对时,瑞秋(rachel)就穿了一身黑的旗袍。当金发女郎穿上一身中国味十足的旗袍时,既为这种异国风情而鼓掌,也为中国的传统服饰而骄傲。
中国的美食飘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中国有句俗语“名以食为天”。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八大菜系之说。品类齐全,风味各异。而美国人也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中餐在美剧中出镜率甚高。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物理天才谢尔顿规定的食谱中,每个星期五和星期六就是中餐日,他要点的餐是陈皮鸡柳,鸡肉炒西兰花(要切丁)和糙米饭(不要白米)。在美剧中出境率最高的食物该属宫保鸡丁。《丑蒂》(ugly betty)第一季第三集中有丹尼尔(daniel)吃宫保鸡丁的场景。说到食物,不得不提的筷子了。筷子是中国美食的典型象征。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经常看到几位主角拿着筷子边吃饭边闲聊。看着他们拿筷子别扭的姿势,常常是一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中国的汉字、汉语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美剧中经常出现汉字和书法,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热门美剧《迷失》中杰克(jack)的文身“鹰击长空”四字就令人过目不忘;《灵指神探》剧中男侦探就住在一家“排骨馆”的楼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美国社会,美剧中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话。在《生活大爆炸》17集中,男主角谢尔顿甚至“研究”一番中文,非要和中餐馆的老板就“橘子鸡”是不是“橙子鸡”理论一番,令观众忍俊不禁;他那句中国话“哎呀,吓死我啦”还被编成了手机铃声,广为流传。
三、美剧中中国元素原因分析
在美剧银幕上频频出现中国特文化元素已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而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中国元素的出现也体现着中国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有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只有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美国学者威廉.凯勒和托马斯.罗斯基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政治转型既是全球政治经济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也是
亚洲经济、技术、外交、和安全联盟等诸多领域边和的主要动力。中国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国家转变成为一个拥有重要地区和全球影响的国家。这些令人难以想象的发展已经将中国转变为美国贸易和投资的重要伙伴,成为一个区域军事强国和影响太平洋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主要大国”。由于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也日益发展和提高。
(二)中国文化吸引力。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物种繁多,内容丰富。中国文化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分为观念文化,即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历史文物,即器物、艺术品(书法、绘画);社会制度,即制度文化、书籍等。书法和绘画承载着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转形变体,异彩纷呈,逐步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五大书体,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一丛耀眼的奇葩。中国绘画(简称“中国画”或“国画”)历史悠久,有与西方油画截然不同的特。6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线条在当时的陶器上绘出了鱼、蛙等图形。以后,又在丝织品、石窟的墙壁、宣纸等物体上用墨画画,逐步形成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和技法。
(三)华人、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影响。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 ducation)公布2012年《开放门户报告》(o pen doors),根据报告显示,2 0 11/12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从157558人增加到194029人,比前一年增加了23%。在美国每四个国际学生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 数量可观的在美华人和留学生对于中国跨文化传播有着重要作用。他们不可避免的充当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
其次,孔子学院从2004年开办至今,以其快速的发展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最妙的出口品。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建成,孔子学院已有9年成长经历。经由中外办院双方共同努力,全球孔子学院平稳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共与世界上113个国家合作设立420所孔子学院、591个孔子课堂,这些都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孔子学院的兴办,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水平。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它也是研究孔子学说和儒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机构;它不仅是一所语言教学机构,而且也一座加深中国与外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文化驿站与桥梁。海外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教学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例如包饺子、用筷子、练习武术等;了解中国文化常识、风俗习惯及政治经济环境与制度等等。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还开设中国文化课,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如
中国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让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国。
银幕热播美剧受中国文化影响,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渗透在大众传媒的方方面面。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互相学习文化、减少障碍,为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树立典范。
【参考文献】
[1]马利红.“美剧热”现象的文化解读[j].新闻知识,20131.
[2]吴可.电视的跨文化之旅[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姜文君.美剧流行的文化解读[d].湘潭大学,异国风情美食食谱2011.
[4] keller william w & rawski thomas g chinarise and the balance of influence in asia [m]univ of pittsburgh pr 2007
[5] 吴瑛,提文静.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9.
[6] 李松,林刘伟.试析孔子学院文化软实力作用[j].思想政治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