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微视频制作与宣传研究
摘要:在中国走向国际的努力中,语言和文化差异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真实面貌产生误解的状况时有发生。英语作为国际主导性语言之一,对传递中国声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微视频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传播媒介,是传递中国声音的优质渠道,因此曲阜师范大学The Lens团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微视频制作与宣传的实践研究。本文以实践日志为第一手资料,分析团队成员实践过程中多方面的思考与真实感受发现,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非凡又困难重重,任重道远,而在英语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视频剪辑软件的使用技巧都在无形中的到提升。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微视频制作;传播实践
1 引言
当代中国大踏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系国家形象,关系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创新我们的
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内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微视频是近年来兴起的社交手段,很多微视频在国际都具有很高的收视率,成为参与国际交流,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因此,团队成员以英语小视频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探索用这一媒介传播中国文化的各种可能方式、方法与策略。
本项目从开始的摸索到最后可以制作成熟的视频,积累了丰富经验。实践过程方面,团队先后进行了英语微视频制作的理论、实践研究:理论研究中发现,首先,在我国和平崛起阶段,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其脆弱性和敏感性也更加凸显,其次,全球化和信息化促使国家形象传播的受众重心下沉,民意成为各国采取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鉴于以上两点,团队成员决定所做视频采取小视角来叙事,展开了微视频制作的学习与实践,紧扣“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主题,先后制作了“我家附近丰富的夜生活”“新生指南”“春节回眸”“身边的非遗”等多样化视频,每位成员也逐渐到了合适自己的视频风格和剪辑软件。视频制作并不容易,成员们一路走来,在对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认识与责任感、视频制作与剪辑技巧、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以供借鉴。
2 讲好中国故事之思
2.1讲好中国故事之意义
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个人的责任。在未接触到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这个项目之前,成员们觉得传播中国声音很遥远,是央视那种机构和人力去做的事情。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队员们逐渐明白,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是每个人都该去思考的事情,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诸如“野馄饨”路边摊的老板,见证了夜间的食客们在野馄饨、烧烤和青岛啤酒中的烟火与江湖,又如夜晚在广场跳街舞的青年的热血与执着,再如德州扒鸡自清代开始对美食的坚守和数十年老汤里的传承……这些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身边一个个平凡的小事或者老一辈的回忆都弥足珍贵,都值得被珍藏,被讲述。
当今知识与技能兼具的青年一辈尤要开拓国际视野,担为国发声之责。中国故事这四个字,所包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意义之重大,就算我们穷其一生大概也只能窥其冰山一角。但讲好中国故事不是为了美化中国形象而所做的政治决定,而是为了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声音,展示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在当今世界,尽管中国国际话语权在稳步提升,但世界上大部分的声音仍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中国很难将真实的中国声音传递到西方国家。团队成员们熟悉英语,掌握着沟通世界,将中国声音直截了当传递出去的工具。同
时作为一名当代中国新青年,我们有能力,更有义务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在本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从选题、取材,再到感悟、制作,团队成员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小事,都可以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2 讲好中国故事之难题与解答
讲述中国故事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西方之间不仅存在着语言文化上的鸿沟,还有着巨大的意识形态差异。因此,故事讲述者需要同时精通于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好切入点,掌握语言的艺术,以一种西方国家人民易于接受的话语及方式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从受众方面来讲,故事讲述对象应以西方国家的广大普通民众为主体,选择日常化、趣味性或传统文化类的主题,尽量避免宏大、官方以及政治性明显的语言腔调。从主题方面来讲,中国故事可细分为中国风情、习俗、艺术、人物、成就、精神等多种类型,讲述者可以选择自身熟悉或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系列化讲述,可以回忆过去、可以畅谈现在,意精不意多。从语言方面来讲,讲述者的遣词用句应当谨慎,避免造成歧义或误解,避免触及目的语文化中的禁忌。讲好中国故事并不简单,只有认真考虑好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的推广者,顺利而准确地通过微视频向西方民众展现一个真实立体、生机勃勃、文化多元的中国。
3 参与者技术与能力的提升
3.1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本项目旨在介绍大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因而成了团队成员将课堂所学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契机。团队成员均为英语系学生,项目开始时处于大学二年级,虽然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但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尝试将课堂所学运用到介绍生活之时,才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远不足以支撑日常表达。比如在拍摄图书馆视频时,图书馆常用表达“图书编码”“借阅台”,以及拍摄德州扒鸡视频时常用的烹饪词汇“煎”“炸”“煮”等,均需翻阅资料以确定正确的表达方式,又如为了给视频配好音,队员们反复练习台词稿,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使自己的口语听起来更标准……总之,在本项目中,队员们积累了更多地道的表达方式,提升了口语水平,英语语言的组织能力也在无形中有了进步。
3.2 掌握视频剪辑技能
视频剪辑是视频制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团队成员们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掌握了视频剪辑技能,并且这项技能成为队员们在其他领域的一项加分项。队员们从视频剪辑新手开始,先后尝试
了绘声绘影、剪映、喵影工厂和Adobe Premiere等视频编辑软件,都到了适合自己的软件,同时在视频剪辑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使用关键帧、如何做转场特效、加字幕等等,除了制作本项目的微视频,成员们还将其应用的其他方向,或做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的视频剪辑,或应用到指教实习时为自己的课堂添彩。
4怎么用剪影制作美食食谱图片教程 结论
一路磨练一路成长,讨论时大家越来越有想法,关于拍摄技巧也逐渐积累了不少心得,英语语言文学运用能力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明显提升:词汇、口语、语法等基础能力在不断的输出中得以夯实和提高,对英语国家的习俗文化以及如何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特文化性词汇在英语中的空缺词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外,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我们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总之,在此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微视频制作与研究项目实践中,无论是对讲好中国故事这件事本身,还是对于参与者认知与技能的提高,都极具意义。
参考文献
唐婧.“权力网”下外媒“他塑”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实践[J].视听,2020(05):199-201.
夏临.“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探析[J].视听,2019(11):5-8.
项目信息:本论文为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微视频制作与宣传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044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