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 年 6月 C 第 6 卷第 18 期Jun. C 2018 V ol. 6 No. 18
他汀类药物在高龄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宁海珊1,2,刘晓堃2*,安雪聪1,2,张伯亨1,2,姚家雪2,3,张岱曦1,2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3.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7)【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高龄患者;血脂特点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31.02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增加[1]。2012年中
国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在过去的10年间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大幅度上升[2]。众多证据表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密切相关,血脂异常是ASCVD 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1,3]。而ASCVD 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4]。因此进行积极、有效地调脂治对ASCVD 的预防及控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汀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ASCVD 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然而,由于高龄老年人人的特殊性,使得他汀类药物在高龄老年人中的使用严重不足。本文针对高龄老年人血脂特点、人特殊性、他汀循证医学证据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阐述。
1 高龄老年人血脂特点及人特殊性
血脂的高低受众多因素影响,例如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及年龄等。目前我国血脂异常患者中,年龄在60岁以上者占70%以上。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及甘油三酯(TG )逐渐升高[5],虽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没有明显降低,但其抗氧化能力却削弱了。这些变化可能与老年人脂类摄入减少、合成能力下降等特点相关。老年人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危害可能比年轻人更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与血脂异常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存在叠加效应。因此高龄老年人的调脂应受到足够重视,不能让年龄成为调脂的阻碍。
高龄老年人人特殊性:(1)高龄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服用药物数量、种类较多,各脏器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调脂药的类型及剂量选择应更谨慎;(2)高龄老年人经济水平较低,记忆力减退,用药依从性较差;(3)高龄老年人应激能力、自身调节及修复能力下降,是不良反应的好发人;(4)高龄老年人常被大部分研究排除在外,调脂在高龄患者中的获益情况研究较少,争议较多;(5)高龄老年人文化水平通常不高,对疾病及他汀类药物的了解较少,医患沟通效果常不理想。
80岁以上老人的美食食谱2 高龄老年人他汀的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在ASCVD 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大量临床证据支持,但是这些研究的纳入人大多不包括高龄老年人,因此他汀在高龄人中的研究仍偏少。JUPITER 共纳入了17802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38 mmol/L 且超敏C 蛋白(CRP )≥2.0 mg/L 的无心血
管病患者,其中70岁以上患者有5695人,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20mg/d 组一级终点事件低于安慰剂组[6-7]。HPS (Heart Protection Study )是一项针对2万多名患者进行的长达5年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给予75~80岁的冠心、外周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口服辛伐他汀40 mg 1/日可使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明显降低,其获益效果与年轻亚组类似[8]。雅典注册研究的纳入人是年龄在8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降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9]。Chloe 等[10]研究结果显示高龄老年人进行他汀获益更显著。除此之外,多项研究也都得出了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他汀中获益的结论。
3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2015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年龄不应该成为高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障碍,应充分权衡利弊,积极、稳妥的选择调脂药,进行个体化的血脂管理[3]。然而他汀类药物在我国老年人中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血脂达标率不足1%。2007年进行了一项涵盖了我国10个城市39家三级医院的大型调查,其结果显示:6198例冠心病患者中,仅有59.2%的患者接受了他汀,其中还包括未坚持他汀者[11]。我国共展开了两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这两次研究间隔了6年时间,结果显示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调查血脂达标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达标率仍只有50%[12-13]。他汀类调脂药在高龄老年人中的使用严重不足不仅是我国正面临的问题,国外也有诸多类似报道。
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高龄老年人寿命较短,是否能在他汀中获益仍存在争议;第二,高龄老年人常对调脂的认识不足,依从性差;第三,高龄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肝肾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出于对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担忧,导致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足;第四,他汀类调脂药的价格偏高,而高龄老年人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经济负担较重。
综上所述,由于高龄老年人人的特殊性,高龄患者进行调脂时应更谨慎,方案应个体化,但高龄不应成为调脂的禁区。应根据ASCVD 风险评估,结合其合并症、合并用药等情况,权衡利弊,
决定是否进行调脂,选择合适的调脂药及药品剂量。对需要进行调脂者,临床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提高患者对调脂重要性的认识;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
通讯作者:刘晓堃
32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 年 6月 C 第 6 卷第 18 期
Jun. C 2018 V ol. 6 No. 18
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作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的扰乱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现阶段,临床中,对于该病进行控制的最佳方法即为药物为主,改善生活以及饮
食习惯为辅,该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的效果并不显著,也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患者的需要[4]。
将厄贝沙坦片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中,所依托的主要原理为该药物为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他可有效的激活患者体内的AT2受体,进而促进患者体内内皮细胞中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的释放,并形成一氧化氮血管扩扩张剂,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但是该药物起效时间慢。硝苯地平缓释片作为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具有稳定、长效、血药浓度高等诸多优势,现阶段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患者心肌细胞及其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作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扩张周围血管,实现患者体内钙离子释放。
本文中的试验研究结果充分阐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SBP、DBP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上文中笔者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硝苯地平缓释片代替厄贝沙坦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环节中,对于促进其临床疗效的提升和血压的改善,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张永强,李伟.硝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44-145.
[2] 谢小琪.硝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74-75.
[3] 张美艳.硝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3(3):173-174.
[4] 段丹丹.硝苯地平缓释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
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126-127.
本文编辑:赵小龙
性。高龄患者调脂的相关研究仍偏少,其在他汀中的获益情况、他汀的安全性等仍存在争议,期待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为高龄患者调脂提供依据与方案。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
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
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组.血脂异常老
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5): 467-477.
[4] Yang G,Wang Y,Zeng Y,et a1.Rapid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3,381(9882):1987-2015.
[5] Yang W,Xiao J,Yang Z,et a1.Serum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J].Circulation,2012,125(18):2212-2221.
[6] Ridker PM,Danielson E,Fonseca FA,et a1.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N Engl J Med,2008,359(21):2195- 2207.
[7] Glynn RJ,Koenig W,Nordestgaard BG,et a1.Rosuvastat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in older persons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and low to averag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1evels: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10.152(8):488-496.
[8]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The effects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on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nd on cancer incidence in 20,536 high-risk people: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BMC Med,2005,3:6.
[9] Gransbo K,Melander O,Wallentin L,et a1.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ntality in very elderly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receiving statin treatment[J].J Am Coll Cardiol,2010,55(13):1362-1369.
[10] Chloe AM,Muhlestein JB,Horne BD,et al.Intermountain heart
cliiaborative study.Stati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ortality across all age groups of individu
als with significant coronary disease,inciuding very elderly patients[J].J Am Coll Cardiol,2002;40(10):1777-85.
[11] 张丹,葛蕾,李静,等.中国39家大医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397-401.
[12] 全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多中心研究协作组.高胆固醇血症
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09.114.
[13] 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现状多中心协作研究组.第二次中国
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协作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0-427.
本文编辑:李豆
(上接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