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任务教学如何落实?
———以部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单元教学为例■何桂平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158-01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而高一新生在进入新的学习阶段时,教材就设计了“青春”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任务,这是让学生思考:为何而学?从青春价值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真可谓用心良苦,也很好地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教学任务。
“学习任务”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一个新术语,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概念,也是贯彻到新教材教学的最重要的概念。任务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整与分的问题。无分不能深入文本,学生沦为欣赏标签的看客,热闹一场,收获寥寥。无整就不能有收获感,学习内容零零碎碎,学生一地鸡毛。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分与合相结合,实现单元的文教学。
一、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和鉴赏相关文学作品的核心意象(形象),体会不同的青春形象,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
2.通过品鉴语言,通过文学冲突分析情感变化,借助小说的叙事理解,学习文学作品表现手法,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书写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眼中的青春。
二、课前准备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在教学提示(3)中说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教师要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提供阅读策略指导,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深度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高中生美食食谱大全视频教学
三、单元总体设计及安排
任务一:字斟句酌品青春(文本细读)6课时
《沁园春·长沙》———万类霜天《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太平洋
《峨日朵雪峰之侧》———蜘蛛《红烛》———红烛
《致云雀》———云雀《百合花》———百合花、破洞
《哦,香雪》———窗、铅笔盒、火车
【子任务二】认真阅读文本,小组合作探究这些意象有何特征?作者为什么重点抓住了这些特征?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
【子任务三】阅读老师提供的“文学冲突”相关材料,理解文学冲突,结合本单元文学作品,完成下面的问题。
《沁园春·长沙》谁“独立”?“独立”何处?“主”谁的沉浮?主客体关系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在下片体现在何处?在冲突中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谁立?为什么是“立”?“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什么关系?本课冲突体现在哪里?作者借此抒发的什么情感和态度?
《峨日朵雪峰之侧》本课客体是谁?主客体是什么关系?冲突前后情感有何变化?
《红烛》中矛盾和冲突体现在哪几方面?冲突围绕谁展开?(烧、流泪)冲突时如何得到解决的?情感是如何在冲突的“回环”结构中升华的?
《百合花》的情感冲突是围绕谁和谁展开的?通过冲突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冲突和主题”是如何实现统一的?
《哦,香雪》喧嚣与宁静,一分钟与日久天长,同学的“几顿饭”和“铅笔盒”跟香雪的冲突的本质是什么?(摆脱物质贫乏的渴望。)香雪是哪里来的勇气,如何克服恐惧的?
任务二:合作交流议青春(演讲比赛)1课时
以“此刻,我最欣赏的青春”为题,开展演讲比赛,比较几个人的青春,体味时代给予人物的生命特,思考青春的价值所在。
任务三:拨动心弦诵青春(诗歌朗诵比赛)1课时
任务四:他山之石荐青春1课时
请你策划“青春之歌”的专栏,推荐最具时代气息的青春诗篇,一人一首代表作,并附上诗歌评论。
写诗评评价要点:①不少于800字;②结合资料,关注“诗人”;③既有整体关照,又有“文本”细读;④从词句、句式、诗行、音韵、意象、意境、构思、技法等角度展开赏析评价;⑤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独特体验与认识。
任务五:点燃激情写青春3课时
【子任务一】发挥想象,书写你的青春,全班编辑诗集《青春纪念册》。
【子任务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细节描写,塑造符合情境特点的人物形象。
【子任务三】完成一个青春主题的电影脚本《英雄尚不服老,我辈何须迷茫》
1.素材:在电脑上选择钟南山教授走向领奖台的矫健步伐长镜头,陈薇为了科研而生的白发特写镜头,校园的枫林,跑道上的身影,楼道里同学们读书的身影……
2.配上解说词,要求结合教材中鲜活的意象内涵,选择使用意象,借鉴句式、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创作。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有效培育分析
■曾海鹅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 363102)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高中生理论知识的教导,还需要注重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当下时段,部分教师自身教学观念仍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
的“灌溉式”、“传输式”教育,历史教学内容单调的同时,还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对此,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应不断提升高中生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其掌握更多高效学习历史知识的技巧,优化高中生的学习状态,使高中生历史成绩可以稳步增长。
【关键词】高中生;教师;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158-01
  高中历史学科具有强烈的严谨性,每个历史知识都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得出的,因此高中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加以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剧了高中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高中历史时应站在高中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高中生在学习状态,在历史课堂上开展更加轻松、更加愉快、更具趣味性的教学,使高中生放松身心的同时,还可以促进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而推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是高中生准确掌握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的能力,是高中生建立历史时间轴的基础。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投影技术将书本的历史知识通过影像、图片等方式呈现在高中生面
前,使高中生可以通过影像观看的方式更加生动地掌握现阶段的历史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活跃高中历史的教学氛围,并在数据化的知识观看中集中高中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促进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观看的方式带领高中生进行知识梳理。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教师可以以时间为线,构建农业发展的历史时间轴。中国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前),主要表现形式为采集和渔猎;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771年),发明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春秋战国为精耕细作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1年),炼铁技术的发明,铁农具及畜力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秦至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农耕技术逐渐成熟(221年-589年),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复杂农具先后发明并投入生产;隋代至元代经济中心南移水田耕种技术逐渐成熟(581年-1368年),水田专用农机发明并普及,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大量农业生产书籍问世;明朝至清前中期精耕细作深入发展(1368年-1840年)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向精耕细作发展,美洲大陆诸多农作物引入中国,多种经营及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教师在讲解农业发展时还可以穿插该时段的历史图片,进一步加强高中生的知识理解。在更加浅显的历史事件的观看中,进一步促进高中生自身历史时间轴的构建及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二、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提升史料实证意识
史料实证意识是高中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需要具有的基本素养,是提升高中生解答历史题目准确性的重要保障。案例分析教学是指教师将具体历史题目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分析其中包含的各种考点使高中生掌握该历史事件的全部知识点,让历史教学有据可依的同时还可以强化高中生的答题思维逻辑。所以,教师可以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升高中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具体历史题目分析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例题为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不若付之公议......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选项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选项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选项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选项D.通过行政分工以加强效率。首先分析题干确定该题考点为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君主专制。材料中“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表明决策失误仍然存在,故选项A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台谏官地位上升,故选项B错误;“付之公议”,宰相与台谏官相互歉牵制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下降但却有利于巩固皇权,故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在历史题目分析中,教师可以详细为高中生讲解题干、选项中包含的全部知识点,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让高中生可以准确判断选项与题目之间存在的关系,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三、利用课外拓展教学,塑造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高中生自身历史观念与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是高中生可以理性看待历史事件、人物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塑造自身正确价值观的主观思维意识。课外拓展教学即为教师利用各种与教材存在一定联系的非教材知识教导高中生的手段,有利于丰富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扩大历史学习范围。在拓展学习中,通过多种课外素材的观看学习,还可以有效释放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使其能够保持更加愉悦的身心,进而促进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例如:教师带领高中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巩固该历史时段的知识。如《天将雄狮》,该影片主要讲述了西汉年间国土范围深入西域且由大都护坐镇保一方水土平安,后发生了诸多事情最终演变为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碰撞的故事。在该影片观看中高中生可以更加鲜明的领略到中国早期的国家实力与军事素养,有利于高中生更加详细的掌握汉代的各种地区管理政策,深化高中生历史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使高中生结合“大都护”的人物形象塑造自身优秀的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增长,教师通过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使其学习效率更加高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使高中生能够保持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保障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高效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瑞.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的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
100.
[2]王莉.浅析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75.[3]牛名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山西青年,2019(18):122.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