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学堂丨人类养生核心思想—“十养”论述(三)...
中国道医
人类养生核心思想—“十养”论述(三)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二、自身养生
1人生的态度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人师是宽人律己做楷模。所以学问好教,人师难做。人生的态度主要来源长者谆谆教诲的传播。
人才是打造出来的。造是生,打是克。生是必需的,克也是必需的。不生不能成长,不克不能成熟。想成为大家,什么磨难你都得受。庄稼在大菜棚里长不大,必须经过风吹日晒。人这辈子,不经过社会的风吹雨打,就不会成熟。其理来源古人对河图洛书、阴阳五行的理解。
2人生的智慧
人生智慧主要来源于宇宙自然经典的启迪。
修道者认为,观察世间万物的逆行规律,要懂得“天”、“地”、“人”三者同一场。人们小但要知冬避寒、夏避暑的道理,还要懂得自身的修炼。人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正应天地之数,而天地的一阴一阳又是它的运行规律。
一阴一阳之中,又包含着很多的物质。阴阳的协调是天地的协调,又是人体的协调。人若失去了这样的协调,就会走向死亡。观天之阴晴,知地之四时,察人事之万变,应万物之制化,养自身之脏腑,才能顺应自然,以达长寿。
人生智慧还来源于前人文化知识的总结。
郜子说:食、,性也。在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说,人的形体和精神,要达到内养外修。“首先是养身,进而是养家,要把家庭的兴衰作为自己的责任,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反过来说,人做事应该量力而行,因为我们不是全能,可是我们也要为人类社会做到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懂得以智慧挣钱,以能力挣钱,不要以意气用事去赚钱。我们时时要懂得,智慧不同于聪明,战略不同于战术,经济学家是为国而运筹,金融家是为银行而运筹,
企业家则为市场而运筹。这就需要人们认清自己,才能够在现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3人生的情怀
人生情怀,为公情怀应该多于为私,为他情怀应该多于为己,这样才符合天道。《道德经》云:“天至公,用之至私。”所以才完成了四季的变化,天损有余而补不足,才有了万物的兴盛。
为公情怀的典范,莫过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清朝康熙帝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憔诸葛亮能如此耳。”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曾作过数首诗赞许诸葛亮,当中《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亦成为日后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为他情怀的典范,莫过于东汉时候的范式。范式和张劭曾经结交为生死与共的朋友。后来张劭卧病不起,病情很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从早到晚照料看护他。张劭临死时,叹息道:“遗憾的是还没能见一下我那生死与共的朋友。”殷子征很不理解说:“我与郅君章对您尽
心竭力,我们如果不是你生死与共的朋友,那么你再想谁来与你相见呢?”张劭说:“像你们这两个人,只是我活着时的朋友罢了,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所说的生死与共的朋友。”
范式在梦中感应到张劭的死讯,快马加鞭地追上了送葬的队伍。他磕头吊唁,说道:“走吧元伯,死者和生者走不同的路,从此我们永远分别了。”范式握着牵引棺材的绳索向前拉,棺材这才向前移动了。范式就留在坟边,给张劭垒了坟,种了树,然后才离去。参加葬礼的上千人,都为他们的别离而淌眼泪。
生命是丰富的,是多维的。生命的价值,不只是衣食住行那么简单,尚有更深更远的精神内涵。在重视物质财富、人情日益淡薄的今天,这个故事足以震撼人的心灵。人间至真至诚的友谊,更是生命最高的境界!所谓自然养生,其实是得道的养生,就是所谓的全息的养生。
4主观意识的重要性
任何与生命有关的事情我们都在亲力亲为,也必须亲力亲为。呼吸、吃饭、睡觉以及爱情、事业、梦想……一切你渴望得到的,关乎自身幸福的,渴望拥有和保护的,都要经过你自己的努力和作为才能得到,天道酬勤,养生也是这个道理,“生者人之本也”,对于生命、健康
都不能主动去维护和追求的人,算不上智者。21世纪的养生文化发展不但要让全人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同时还要他们深刻地感知主观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养生绝不是一种消费习惯。
主观意识不是你想,而是你做。不是你叫别人做,而是你自己亲自做。生命给予了我们一切的可能,我们呢,能为健康做些什么?
5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孙思邈祖师说:“通晓天的人,一定能在人的身上到它的本体,熟悉人的人一定是以天为本休,所以天有春、夏、秋、冬和金、木、水、火、土。黑天、白日轮流更替,寒冬暑夏交换更迭,这是大自然在运动。自然界中的大气,合起来就成为雨,流动的时候就成为风,散发开去的时候就成为露,紊乱无序时就成为雾,凝聚时就成为霜雪,伸展扩大成为虹霓,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而天人相应,人体也有四肢和五脏,醒着、睡时,呼出吸进,吐故纳新,精脉和气血循环。流动就是血气循环,显现出来就是人的气,放出来的就成为声音,这是人体的正常运动。阳用它的精华,阴用它的形体,这是天与人相同的,及至它违背了这正常规律就要生病了。蒸就发热,不然就生寒,瘀结就成为瘤赘,阻隔就成为痈疽,奔走过
疚,就气喘嘘嘘用尽了精力,就会焦枯,根据表面的诊断,可以检查出身体内部的变化。从人体类比自然界也是这样。因此金、木、水、火、土的伸屈变化,星辰运行中出现的差错,日蚀、月蚀现象,慧星的陨落,这是自然界危险的征兆!寒暑颠倒,这就是外界的冷热失常啊。石头竖起,泥土跳跃,这是自然界的瘤赘啊。山崩地陷,这是自然界的痈疽。急风暴雨,这是自然界的喘乏。不降雨露,河流、湖泽干涸,这是大自然的焦枯啊!良医用药物进行输导,用针灸治病救人;圣明的人用高尚的道德和善于用贤任能来治理天下。所以身体有可以消除的疾病,天有可以去掉的灾害!”
所以,人体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天体是大宇宙,人体就是小宇宙,人体要知道自身与宇宙的协调统一性,随时的调整自身状态,与宇宙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三、饮食养生
1民以食为天
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告子也讲:“食、,性也。”认为求食和乃人之本性也。人体每天都要吃三顿饭,日复一日,饮食自然成为了人体养生的一个再要的组成部分。吃的合理可实现养生的目的,否则,病从口入。
中国美食养生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