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反式脂肪
作者:钟凯
来源:《养生大世界》2014年第06
        2010年多家主流媒体称反式脂肪是餐桌上的定时2013年港媒称国产奶粉中检出反式脂肪,2014年好丽友又因“100%不含反式脂肪被罚。反式脂肪如同过街老鼠,但它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身边的反式脂肪到底藏在哪?我们又该如何避免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呢?
        1.什么是反式脂肪?
        我们常说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种,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为了方便阅读,本文未对反式脂肪及反式脂肪酸做严格区分。
        反式脂肪来源:一是天然食物,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二是加工来源,主要是植物油的氢化、精炼过程中产生。食物煎炒烹炸过程中,油温高且时间长也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
        2.我们吃进去的反式脂肪来自哪些食物?
        29%是来自牛羊肉、奶制品,其余71%来自于各种加工食品。因为牛是反刍动物,在它的胃里有很多细菌参与消化过程,会发酵产生反式脂肪。这些反式脂肪会进入牛的体内,所以牛肉、牛奶、牛油都会含有少量反式脂肪,大约占到总脂肪的2%-5%。调查数据显示,生鲜牛羊肉中反式脂肪含量平均为0.40/100克,牛羊肉制品的含量为0.32克。液态奶的反式脂肪含量平均为0.08/100克,奶粉为0.26克,酸奶为0.07克。
        下图表示不同食品对反式脂肪摄入量的贡献比重,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人吃进去的反式脂肪接近一半来自于植物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有较大比重。被媒体吹上天的糕点、面包、饼干曲奇贡献率都不足舌尖上的美食100食谱5%,而膨化食品、巧克力、速溶咖啡/咖啡伴侣、奶茶/奶精根本排不上号。
        3.为什么反式脂肪主要来自植物油?
        有的食物虽然可能反式脂肪含量高,但是由于吃得少、不常吃,反而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植物油的反式脂肪含量比黄油、奶油低很多,但是中国人吃奶油、黄油少,吃植物油多,所以植物油反而成了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