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饮食礼仪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以礼待人,这是所有家长教小孩子的话。
法国也是一个讲文明重礼貌的国家,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
中国传统的礼仪是对长辈叩首请安,平辈中拱手作揖或打千问安,现代礼仪则是握手问好。
西人则是拥抱亲吻,已人人习知。
但比较一下中西在公共场合的不同礼仪,仍能见出一些文化传统的分野。
法国人重视社交礼仪。
无论购物办事,不相识的人,总要先互道您好,笑脸相向,离开时道声“再见”。
开门出地铁口,前面的人出了门,总要继续侧身用手撑着门让后面的人出来,后面的又重复同一动作,以方便他人。
进电梯出电梯亦如是。
如遇女士,男士会侧身请女士先进或者先出,这已是公共场所的礼貌习惯。
下班换班,下班的人总要一一向同事道声再见。
接班的人也会依次与正在上班的同事先打招呼。
笔者有次去卢森堡公园的上议院参观,亲见一男子换班,即先与其他值班同事一一握手,然后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样的礼仪无疑加强了集体观念,我以为是值得仿效的。
这或许是西方人独到的礼仪,中国人也有独到的礼仪,那就是尊老。
无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如遇有老迈的人或年幼小孩,中国人大多会自然起立让座。
稍留心你就会发现,如是老太太,会欣然接受,并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你。
若是老先生,则摆手婉拒。
也许是老太太理解成“女士优先”的礼仪。
公共汽车上有给老弱病残的专座,空间多些。
你可常看到一些年青法国人坐在那儿,遇有老弱病残,并不理会,旁若无人。
这种场合,中国人一般是看不下去的,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礼仪。
家人聚会,中国人习惯是先请老人坐下,方才落座。
遇有出行,或请长辈先行,或前呼后拥。
敬老尊老,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世代相袭的礼仪。
西人在这些方面并不考虑,满屋子人,各人自择座位。
一家三代人出行,也并没有长辈在前在后的问题,各人随性。
一、中法饮食文化差异
中国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
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看来,也全然不同;中国古代诗人苏轼(1037—1101)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个封闭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发展。
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
中国和法国远隔重洋,但两国的文化都被公认为是历史悠久、富有情趣、各具特的。
二、法国味道·美食宗教
说“味道”就一定会想到“美食”。
法国的“美食”更是不得不提的法兰西民族的骄傲之一、
以往有很多文章介绍过法国大餐制作烹调之奢华精致,本文试跳出这个旧框,从深层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探寻法国味道的根源。
在法国,食物的烹饪有着宗教的外在一切:它的礼仪、信条,以及它的“大祭司”们。
法国人相信奶油或油脂的优点,并在感情上与拉伯雷、埃斯科菲耶是相通的。
从耶稣最后的晚餐到圣餐面饼,基督教徒们都在信仰与肚皮间加上相近的印记。
餐桌和任何宗教一样既是超验性的又是强调社会与经济现实的。
高雅的格调有其礼仪性的习惯。
探店美食博主法餐食谱
在很长时间里它是依照基督教的历书建立起来的礼仪。
其中包括吉祥食物:酒、面包、盐、鱼猪肉等等。
在法国,从前,圣诞节是素食的一天(食用薄饼、烤栗子伴热酒)。
这表示对基督、人以及化为肉身的神等一切的信仰。
至于更为丰盛的晚餐的传统很晚才从法国南部地区传播开来。
当时餐桌覆盖着三层桌布和装点着三支蜡烛,象征着三位一体,十二个小面包环绕着一个大面包,同样代表上帝和十二使徒。
传统的菜单包括与基督的七个伤口相应的七样菜,随后是基督和十二使徒的十三份餐后点心(烤饼、杏仁、无花果和葡萄)。
这顿圣诞晚餐事再望午夜弥撒后由团聚的家人或相聚一堂的朋友共同分享的。
圣诞节吃劈柴形蛋糕的传统令人想起一种有关燃烧一块劈柴,上面浇上一杯酒,同时祈求圣三位一体的保护性的礼仪。
这块劈柴一直燃烧至翌日12月26日,祈求来年幸福和兴旺发达。
圣诞日开始的欢庆活动要延续到狂欢节的最后一天,封斋前的星期二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