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作业——第16课《冷战》作业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
作业设计的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能级。①利用思维导图或时间轴,构建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等知识体系,从而能够简述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理解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知道德国分裂的史实。以及通过“北约”与“华约”成立的史实,知道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②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概括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苏对峙的影响。
实施的过程与策略:
巩固性作业
1.利用思维导图或时间轴,构建本课知识体系。要求:4人为一小组,自由结合,组内分工明确,有研讨过程,最后由一人代表小组展示本组思维导图,并说明设计意图与亮点。美国总统美食食谱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经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统治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综合国力的大小      D.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3.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历史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
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4.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战争以外的一起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外交新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5.大国博弈应当有所有为有所不为,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能准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欧洲复兴计划”的推行
6.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形成了对抗苏联、称霸世界为目标的西方集体防御体系。这是()
A.华盛顿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拓展性与探究性作业
7.材料一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欧洲支配世界的
时代终结了。美国则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它已不是需要任何的托词和掩饰……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目标的主素。因此,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当前美国孤立主义之探讨》
①依据材料一,概况美国执行“反共和称霸”的对外战略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的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冷战史》
②根据材料二,概况“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分析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答案:A.D.A.B.B
①二战使欧洲各国的实力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阻碍美国实现称霸的主要因素。
②表现:冷战双方队伍扩大,美苏争夺愈演愈烈;爆发了局部战争;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封锁。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作业效果分析:本课时作业用时大约10分钟。意在通过冷战的发生、德国分裂、北约和华约对峙等历史事件,考查学生对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野心。作业1-6题全面考查冷战这一课的主干知识,加强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作业7题,通过综合史料,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阐释历史问题要求具有的过程与方法及其体
现的核心素养。
案例反思:
①利用设计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本课的知识框架与逻辑关系建立起来,从而更好的理解背诵本课的知识点。
②组内学生分工合作、交流互助完成,体现合作精神。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参与程度过度低,不能达到“合作”的目的。
③课前要细化分工,具体到每个人要做的内容。
④要求有简单的研讨过程记录。
⑤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及时指导学生;
⑥展示交流之后,要求各小组课后再次修改、完善本组的思维导图,并上交。教师可以择优贴展板展览,以示鼓励与正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