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广场运营方案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美食广场运营管理项目
1.2 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美食广场的装修及运营。
1.3 项目背景:XXXXXX
1.4 合同期限:项目交付之日起10年;
1.5 质量要求:工程质量合格,装修运营达到消防,排水排污标准,达到食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卫生环境达标。
1、总体规划和思路
项目定位
1、地处城市最核心商圈位置,将传统城市文化与现代商业时尚相交融,文化、旅游与商业相
统一的城市名片,满足各阶层的消费需求,是城市文化、都市旅游、现代商业的完美结合,将打造成为城市独一无二的亮点。
2、餐饮市场日趋扩大,同类美食广场日趋增多,加之项目的餐饮楼层偏高,突出重围的最佳方案就是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地与周边并进,居民与游客皆包容,打造适合各阶层消费体的美食广场。
3、占地面积2.5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5.34,建筑面积18.8万平米,可招商面积近14万平米。项目包括A、B、C三栋研发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约106988.053平方米,及裙楼建筑面积约32600平方米。其中研发办公用房A栋27层,建筑面积为45081.46平方米,层高4.2米;B栋20层建筑面积为30245.17平方米,层高4.2米; C栋总建筑面积31661.42平方米,层高3.0米。裙楼主要为研发办公类配套,首层层高为6米,2-4层层高为4.5米。未来深圳地铁 14 号线将直通广场。是坪山区政府在坪山中心区打造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坪山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文化+科技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
4、业态布局规划:特餐饮、中央餐厅、多功能区。
5、基础介绍:整洁、安全、多样,便捷。
6、多功能区介绍
6.1为创新基地提供最为智慧的餐饮服务
6.2为园区企业提供最为贴心的人文关怀
6.3为科创精英提供最为专业的营养知识
6.4为新创业者提供最为特的社交平台
6.5、为体力充电、为精神充电、为智慧充电、为人脉充电。
7、本地传统美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最具代表意义的东西。
8、传统美食既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快餐消费,又能让游客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由口而入,由心而爱。
2、厨房运营方案
现代餐饮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结合,其中包含了企业文化,地方特文化等等,有一个良好的运营模式和管理规划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
一、为使厨房的正常的运转,需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特分理出以下几点:
1、对周边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而对菜品进行定位和制作。
2、对菜肴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制定出菜肴的售价,保证实现菜肴的盈利指标。
繁荣美食城食谱
3、不定期的对菜肴进行更新。采纳消费者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菜品进行整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需求。
4、改进、改善、发展产品的质量,创造新的菜式和制作方法,提高菜肴质量。提高餐厅的知名度。
5、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根据不同要求,不同口味进行烹调加工,保证菜肴的独特风味。
6、注重时令菜肴的供应和多开发一些成本低,各层次客人都能接受,受欢迎的菜肴。
7、注重人性化管理,让员工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在一种很轻松,很整洁的状态下工作,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3、供餐模式和方案
3.1、自由就餐模式 
自由就餐模式就是:消费者在食堂用餐前,可自由选择不同位置和不同价位的食品消费:食堂需制定最低餐费标准(如3-10元/餐),以保证自由选择自由消费的权益。
A、双方签订合同后,提前一天让我司进驻贵司进行交接工作。 
B、客户供给场所、水、电、燃料(可面议)及现有厨房设备。 
C、我公司施行酒店式、美食城运营。就餐职工凭现金或现金购取餐票自由选择。 
D、中式套餐类:每餐设有十几种类荤素菜式,自由选择,价位3-6元起不等。(例如:5元可吃二荤二素,米饭任吃,送例汤) 
E、面点类:拉面、刀削面、凉面、水饺等种类等。
3.2、供餐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营养改善、安全饮食为准则,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饮食质量,全力改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流动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坚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确保安全的原则和做法。
二、实施原则
以流动供餐为主,并积极改造完善硬件条件,制定供餐营养食谱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结合员工营养状况、当地饮食习惯,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保证食品营养质量和食品安全。
三、供餐规范流程和要求
1、食品采购:供餐所需米、面、油、蛋等大宗食品通过定点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蔬菜、肉(禽)类等农副产品可实行定点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食品配送服
务要纳入采购协议。食品及原辅料供货商须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米、面、油、酱、醋、盐等食辅材料必须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检查标志(QS)。从农户个人手中采购的食品及食材,将做好购货记录,做到源头可控,有据可查。绝不采购“三无” (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产品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2、食品加工:食堂厨师将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原料。食品处理区设置在室内,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置。加工后的熟制品、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禁止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不向员工提供隔餐食品、腐败变质等可能影响员工健康的食物。
3、供餐食谱:将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结合员工营养状况、各种饮食习惯和物产特点,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保证食品营养质量和食品安全。
4、食品安全:供餐厨师和送餐人员实行实行持证(健康证)上岗,并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有关法规要求和行业规范。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添加
剂、粗加工、烹调加工、分餐管理制度,强化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分餐、每餐次食品成品留样制度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任务到位,责任到人。
5、卫生管理:餐饮器具使用前洗净、消毒,务求达到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器具、无检验合格证的一次性餐盒及筷子绝不使用。餐饮器具保洁柜定期清洗、保持洁净。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处理的刀、墩、盆等相关工具分开使用,清洗餐饮器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实施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过期的食品。实行厨师及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制度,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餐饮活动用水严格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供餐管理要求:供餐一切以服务员工为宗旨,花钱不多,吃的满意。
4、现场各项工作管理制度
4.1、食堂工作管理制度
一、食堂负责人兼采购员对原材料的卫生质量负有直接责任,负有检查监督的责任。对生产
出售菜肴食品有直接责任。
二、必须采购新鲜的蔬菜,优质的粮食,经过检验的肉类和标有产品保质期限的副食品,特别警惕不要购买有毒、病死肉类已变质的肉类。
三、出库物资要认真检查,不允许让腐烂变质的原材料进入操作间。
四、加工主食能清洗的,要洗净,清除杂质,新使用的用具,案板必须洗擦干净,清除杂质,熟食品在售出前应加盖罩存放,售出食品必须使用工具,禁止让手直接触摸。
五、加工菜肴前必须将原材料清洗干净,保证下锅前不能有沙子,虫子及其它杂质。
六、餐后要清洗整理烧火间灶台、工作台、窗台、桌面、地面,争取不留痕迹,为下一餐的工作做好准备。
七、所有的用具,餐后要清洗一遍并按定位置摆放。
八、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1)距离食堂外墙2米以内为环境卫生区(因工作需要在区外产生的垃圾应及时清除)。
(2)卫生区定人定时清扫。操作时间为一级卫生区,每餐以后清扫,晚餐后复查;大厅、烧火间为二级卫生区,每天晚餐清扫一次(餐桌附近若有垃圾过多时应马上清扫);操作间玻璃墙,抽油烟罩及墙外沟渠,地面每周一、周四擦洗清扫2次,做到看不到污渍和纸屑、杂草。
(3)卫生区的卫生由负责人安排值日,并监督检查。
4.2、餐厅操作间卫生制度
一、服务人员必须做到每餐清扫,拖洗一次餐厅地板,保持地面清洁无污物和油渍。
二、就餐后要及时清理所制物品,坐椅和餐桌必须保持整洁、干净、无渣、无污物。
三、必须做好就餐前的保洁工作,对餐后的餐具进行及时清洗和消毒。
四、服务人员必须做上班前的准备工作,下班后要检查门窗的关闭及防蝇、防鼠情况。
4.3、从业人员卫生制度
一、上班时不准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烟头等物。
二、积极完成集体卫生区和各自卫生区清扫任务,并做到互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