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知识,体验其中的民俗风情。
2.能够简单叙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食品、服饰等方面的信息。
3.激发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点:
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情感融合,帮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体验和参与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与内涵。
教学准备:
教具:印有中国传统节日图案的图片卡片、节日食品等道具
音像制品:动画、短片、音乐等
教案:
一、导入活动
1.播放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动画片或短片,唤醒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跟孩子们简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和与之相关的习俗。
2.向孩子提问:大家知道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呢?请来回答。
3.播放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舞蹈,唤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让他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
二、教师讲授
1、主题:中秋节
2、课堂内活动:
通过手抄中秋节传统美食的食谱与孩子分享和讲解中秋节的来源和庆祝方式,让孩子充分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文化。
教师应重点介绍中秋节月饼的制作过程及种类,并向孩子们展示印有中秋节图案的月饼盒,并且讲解其寓意,以此来提升孩子们对中秋节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穿着传统的中华服装,佩戴中秋节相关道具,并邀请孩子们一起跳舞、唱歌等庆祝中秋节,在此过程中强化孩子的记忆力。
三、拓展活动
教师可通过制作中秋节手工、角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制作月饼的过程:教师向孩子们展示月饼制作的步骤,并分发月饼的成分与制作工具后,指导孩子们按照月饼制作的流程进行制作。
四、疑难解答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有关中秋节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认真回答,注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
清楚。
五、课堂总结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重要的民俗节日,通过问题解答,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中秋节的理解,并通过上述的教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节日的美食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