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经济学
作者:***
来源:《支点》2014年第09期
        在中国,谈起饮食,必后缀“文化”。“饮食文化”比“饮食男女”结合得还自然一些。除了文化,饮食还是什么呢?换句话说,除了文化心理因素,还有什么决定了某个区域人的饮食习惯?
        长期来看,某个地方选择什么样的饮食,经济因素起的作用比一般的“文化因素”,要大得多。
        比如吃野菜。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吃野菜的习惯。民间如今谈起野菜,总是“绿无污染、营养价值高、有药用价值”,味道也比家常蔬菜好。菜市场里,野菜都比家常蔬菜贵出几个身位。不仅限于植物,扩大到“动物野味”的范畴,同样被赋予种种好处,而且一定少不了“美味”的评价。美食食谱川菜
        现实很残酷。食品营养科学早就证明,大多数野菜既不更有营养,也不具有那些宣称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些甚至有毒。蕨菜和槟榔致癌,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A/B等化合物,对肾脏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至于“野味”,所附的寄生虫还算小事,与SARS的合作,才是“致命野味”。
        中国人对野菜的“喜好”,源自两千年来始终挣扎于温饱和赤贫之间的小农经济模式,每隔百十年来一次的“饥荒”。食物总是短缺的,苦难记忆使很多人家吃野菜的传统顽强地保存下来。
        野菜其实并不好吃,也不更有营养,但在食物极端短缺的经济条件下,又不能不吃。说服教育工作就很重要了。一代代的父母和孩子,一遍遍地重复“野菜更好吃,野菜更有营养,野菜能治病”的理念,直到连最开始并不相信这一点的人也相信为止。吃野菜不再是一件被迫的、困难的事情,而成为一种愉悦的进食体验。
        吃野菜毕竟是一种极端现象,是“舌尖上的宏观经济学”。另一个例子,也许更有说服力。
        今日川人,嗜食麻辣,似乎天经地义,已成为川人的饮食文化招牌。但辣椒传入中国时间也不过三四百年。其间,辣椒与川人的关系,几经转折,直到白首不相离。学者梁平汉研究认为,在这中间起作用的,恰恰主要是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