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
药材名称:
    陈皮
拼音名称:
    ChenPi
别名:
    橘皮、黄橘皮、红皮、橘子皮、广橘皮。
科属: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
产地:
    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中成药:
    共有923种中成药使用陈皮:复方颠茄铋镁片庆余辟瘟丹壮骨追风酒杜仲补天素国公酒复方蛇胆陈皮末追风壮骨膏阳和解凝膏特制狗皮膏金果饮等。
应用:
    1、脾胃气滞证。本品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温而燥,故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若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丹溪心法》);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腹痛、呕吐、泄泻,可配藿香、苏叶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若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若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2、呕吐、呃逆证。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呕吐、
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枣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若脾胃寒冷,呕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汤(《活幼心书》)。
    3、湿痰、寒痰咳嗽。本品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治湿痰咳嗽,多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若治寒痰咳嗽,多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伤寒论》);若脾虚失运而至痰湿犯肺者,可配党参、白术同用,如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4、胸痹证。本品辛行温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气通痹止痛。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可配伍枳实、生姜,如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
配伍效用:
    1、陈皮配伍半夏、茯苓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益脾和胃、渗湿利水。三者共用,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痰湿犯肺、痰浊中阻或脾虚湿停所引起的痰多白、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
心悸、苔白脉滑。
    2、陈皮配伍贝母陈皮辛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贝母苦寒,清热散结、止咳化痰。二者伍用,共奏健脾燥湿、清肺化痰之功效,用于脾虚不运、痰湿犯肺之胸脘痞闷、咳嗽痰多;或痰热阻肺之咳嗽气急、咯痰不爽。
    3、陈皮配伍苍术、厚朴陈皮理气燥湿;苍术燥湿醒脾;厚朴行气化湿。三者伍用,有行气、燥湿、醒脾之功效,用于湿邪阻滞脾胃而引起的各种证候。
    4、陈皮配伍人参、白术陈皮行气宽中;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药伍用,有补气、健脾、理气之功效,用于脾气虚弱而有气滞者。
    5、陈皮配伍生姜陈皮理气宽中、和胃止呕;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二者伍用,有理气散寒止呕之功效,用于寒饮阻胃、胃失和降所致之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6、陈皮配伍枳实陈皮苦辛性温,入脾、肺经,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枳实味苦性寒,入脾、胃经,破气散痞、泻痰消积。陈皮升多降少,以升为主;枳实升少降多,以降为要。二者相伍为用,使气机升降有序,共奏行气和中、消胀止痛之功效,用于脾胃运化功
能不健,气机失调引起之胃脘痞闷不舒、不思饮食、腹痛、腹胀等症以及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7、陈皮配伍竹茹陈皮苦辛性温,理气降逆、燥湿化痰;竹茹味甘性寒,清热止呕、和胃消痰。二者伍用,共奏和胃调中、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气机不调,或胃有虚热、气逆不降之呃逆、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以及妊娠恶阻。橘子皮美食食谱的做法大全
用法用量:
    煎服,3~9g。
注意事项:
    气虚及阴虚燥咳者不宜。吐血证慎服。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炮制工艺:
    1、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阴干。
    2、炒陈皮:取净陈皮丝,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加深,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或用麸炒法炒至内皮黄有香气为度。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陈皮中含有川陈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对羟福林、黄酮化合物等。陈皮挥发油含量为1.5~2.0%,广陈皮挥发油含量为1.2~3.2%,其成分有α-侧柏烯、柠檬烯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麻醉兔、犬胃及肠运动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小量煎剂可增强心脏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冠脉扩张,使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时可抑制心脏;陈皮水溶性总生物碱具有升高血压作用;陈皮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鲜橘皮煎剂有扩张气管的作用;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烯;陈皮煎剂对小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则使之呈完全松弛状态,用煎剂静脉注射,对麻醉兔在位子宫则使之呈强直性收缩;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临床应用:
    1、百日咳:蛇胆陈皮末(每支药量0.6g),每次用量分别为:1岁以下者1/5支,1~2岁者1/4支,3~5岁者1/3支,6~10岁者1/2支,均日服2次,可加糖调味。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C及胶丁钙注射液(分别注射,每日各1次),用量分别为:小于2岁者用维生素C50mg、胶丁钙0.5ml;3~5岁者用维生素C75mg、胶丁钙0.75ml;6~10岁者用维生素C100mg、胶丁钙1ml。6天为1疗程。60例,痊愈56例,显效2例,进步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1):695〕
    2、溃疡性结肠炎:陈皮15g,干荷叶10g,砂仁2g。制成散剂,开水泡服,每日2剂,早晚各服1剂。30例,治愈17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浙江中医杂志》1991;26(4):156〕
    3、烧伤:鲜橘皮洗净切碎捣烂,装瓶密封,待其液化至水样或糊状后,外涂局部,1日数次。40余例物理性Ⅰ度、浅Ⅱ度烧伤,有止痛、消炎、收敛诸作用。〔《赤脚医生杂志》1975;(4):11〕
    4、冻疮:新鲜陈皮3~4个,生姜30g,加水200ml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待温浸泡并用药渣覆盖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如果冻疮在耳廓或鼻尖,可用毛巾浸药液热敷患处。30例,均获良效。〔《福建中医药》1986;(1):62〕
    5、急性乳腺炎:
    a.陈皮70g,每日煎服1剂,15天为1疗程。45例,痊愈38例,显效6例,无效1例。〔《唐山医药》1989;7(2):10〕
    b.陈皮60g,赤芍60g,瓜蒌30g。高热者加石膏、大黄;乳痛明显者加皂刺、白芷、
乳香、没药。制成煎剂,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同时用热药渣外敷患部,每次30分钟,每日3~4次。31例,治愈20例,基本治愈10例。总有效率为96.8%。〔《陕西中医》1990;11(6):270〕
茶疗食谱:
    1、陈皮雪耳鸽子汤
    [材料]鸽子、雪耳、陈皮、料酒、盐。
    [做法]鸽子洗净,用水焯一下,除去鸽子的血水和杂质(焯的时候可以加点料酒,去腥)雪耳先用水泡发,洗净撕成小块,陈皮洗净(陈皮不能过多,一小块就可以了)把鸽子、雪耳、陈皮一起放入炖盅,加入料酒,注入开水,隔水炖两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养生提示]鸽子的营养价值极高,它所含的钙、铁、铜等元素及维生素都比鸡、鱼、羊、肉的含量高。鸽肉又易于消化,对小儿消化不良都有很好功效。还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提高。
    2、陈皮茶
    [材料]陈皮10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调中;抗炎,抗溃疡,利胆。
    [用途]水湿停聚胁肋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秽逆、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3、陈术茶
    [材料]陈皮5g、白术3g、花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运脾健胃。
    [用途]脾胃不调腹部胀满、饮食无味。
    [来源]来源于《鸡峰普济方》。
    4、苹果陈皮茶
    [材料]鲜苹果1个、陈皮3g、绿茶3g、冰糖15g。
    [做法]用苹果、陈皮的煎煮液泡茶饮用。
    [功效]解暑开胃,醒酒。
    [用途]用于食差及醉酒者。
    5、黄芪陈皮粥
    [材料]生黄芪30克,粳米100克,陈皮未1克,红糖少量。
    [做法]将生黄芪浓煎取汁,粳米、红糖少量与之同煮,粥成加陈皮末,稍煮即成。
    [养生提示]适宜于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浮肿、慢性肝炎、肾炎、气血不足等症。
    6、陈皮扒鸭条
    [材料]熟白鸭肉(去骨)200克,陈皮20克,植物油50克,酱油25克,葱段20克,姜片8克,蒜片3克,大料3克,淀粉20克,清汤100克,味精、白糖适量。
    [做法]陈皮用水洗净,水煮提取陈皮浓缩汁20克,熟白鸭肉片成条,淀粉用水泡上。炒勺置于旺火,放入植物油35克、葱段、姜片、蒜片、大料,用料酒烹,放入清汤、酱油、白糖、煮沸片刻后捞出调料不要,将鸭条面朝下放入勺内。移至微火上烤透,再移至旺火上,加味精,将水淀粉及陈皮浓缩汁淋入,放植物抽15克,将勺颠翻过来,装盘即成。
    [功效]健脾、开胃、补虚。
    [用途]适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患者食用,也可作为手术前后的保健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