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文化
作者:万芳 杜鹃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1
        要: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中医的医食同源治未病思想、古代体育健身活动、古代茶养生文化、古代酒养生文化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古代哲学思想影响着古人的修生养性,到了现代又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指引着人们养生养性。
        关键词:中医 哲学思想 体育文化 酒文化 茶文化 养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58-04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管子》提出食莫若无饱的节适有度的原则。《论语》中提出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老子》提出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念;《庄子》提出无用的养生观;《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原则;华佗发明五禽戏”……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
        1 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与养生
        “药食同源,又称医食同源,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思想,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不仅可以饱腹,也可以治病。
        王学泰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医学源于饮食,神话传说中神农氏不仅是教人种庄稼、树百谷的农业之神,而且还是医药的发明者,是华夏民族的药王”[1]。中国古代神话如《搜神记》《淮南子》记载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的神话。另外,《山海经》也有柢山有鱼焉……食之无肿疾、另有青丘山多赤鱬……食之不疥的传说。从这些神话和传说,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疾病的乐观精神和朴素的食疗观。
        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祖先们在与自然界的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通过典籍的形式记录并传承到后代。《周礼》总结:食疗养生食谱美食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周礼·天官·食医》),这些养生直到今天还备受推崇。《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藏气发时论篇》),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中国传统饮食结构,古人主张通过日常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所以提倡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
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的治病原则。孙思邈的著作为食疗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皆有食疗专著,如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唐代昝殷《食医金鉴》、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金代李杲《食物本草》、元朝吴瑞《日用本草》、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朝卢和《食用本草》、明朝宁原《食鉴本草》、清代章穆《调疾饮食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