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菜 用香料与乡愁谱写的美食传奇
作者:
来源:《畅游行》2018年第08
        娘惹菜得名于娘惹,指的是1517世纪期间
        中国移民和马来原住民妇女通婚后的女性后裔。
        人们也称这些移民后裔为土生华人海峡华人
        初到南洋生活的中国移民思乡情切,但苦于没有家乡食材一解乡愁,他们和家中妇女遂吸收当地饮食特,辅以中式煮法,将各类香料加入食谱中,烹调出一道道别具特的美味佳肴。
        始于父辈乡愁的娘惹菜,就在每一代母女的口耳相传下,传承了数百年……
        由于早期娘惹菜不外传的特点,每一家的煮法都略有不同,难以说出哪种口味更为正宗。尽管如此,新马两地的娘惹菜仍然具有鲜明的南北差异。
        印度美食食谱大全集北部的槟城受到泰国及南印度的影响,其娘惹菜多加入亞参果(asam jawa)和峇拉煎(belachan),味道偏酸、偏辣;而南部马六甲和新加坡的娘惹菜则吸收了葡萄牙和印尼菜的特点,使用椰浆及香菜、小茴香(jintan putih)等香料,味道少辣、偏甜。
        土生华人既源于中国移民与马来原住民的结合,娘惹菜自然抹上鲜明的中国与马来彩。娘惹菜中较常见的中国菜式包括炖鸡、烤鸭、卤肉、什菜(chap chye)、咸菜鸭汤及鱼鰾汤等,而马来风味的菜肴则有黑果鸡(ayammasak buah keluak)、亚参鱼、参峇虾、香草饭(nasiulam)及胡椒鸡等。此外,在历史长河中,娘惹也发挥巧思,创造出亚参炸虾、豆酱焖鸡(pongteh)及娘惹粽等美食。
        娘惹糕
        说起娘惹菜,最亮眼的名片必定是香味倶全的娘惹糕。娘惹们各个都是制作糕点的高手,无论是木薯、番薯、芋头还是糯米,经她们蒸、炸、烘,同时加入蝶豆花(bunga telang)和班兰叶等天然素,一个个彩鲜艳、Q弹有嚼劲的娘惹糕就奇幻般地诞生了。